國內頭條
1、國家能源局定調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工作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提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負責綠證相關管理工作。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組織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發綠證。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負責綠證核發,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配合并提供技術支撐。各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項目業主),應積極配合做好綠證核發相關工作,并按照《通知》要求認真做好項目建檔立卡、賬戶注冊、電量信息報送等工作。
2、工信部等六部門:支持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開發、就近消納,逐步提升算力設施綠電使用率
10月8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指出,引導市場應用綠色低碳算力。積極引入綠色能源,鼓勵算力中心采用源網荷儲等技術,支持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開發、就近消納,逐步提升算力設施綠電使用率。加快探索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算力應用體系,推動業務模式、計費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
3、遠景能源首臺100%國產化大風機成功下線
10月7日,首臺100%國產化大風機——遠景能源最新海上低風速樣機在遠景江蘇射陽零碳產業園下線。該系列機型基于上一代低風速訂單王者EN-226/8.5MW全面升級,以最大風輪直徑252米領跑低風速海上產品,功率等級覆蓋10.5-12MW,助力客戶獲取更優度電成本,預計2024年初批量交付國家電投廣西欽州海上風電示范項目。
4、472臺!中廣核興安盟二期2GW風電項目全部風機吊裝完成
10月6日,中廣核興安盟二期200萬千瓦革命老區風電項目472臺風機吊裝工作全部完成,正式進入調試階段。據悉,該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前旗,是國家下發的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之一。
5、1GW!國內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完工
近日,由振華重工所屬龍源振華承建的青洲海上風電場一、二期工程全部完工,該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布置92臺抗臺風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是國內規模最大深遠海風力發電項目。
6、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正式公開掛牌!
9月25日,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正式在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本次增資引進不超過10名戰略投資者,增資后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合計不超過33%。
7、全球4500米以上超高海拔風電項目完成交貨
10月2日,由酒泉新能源公司承制的全球4500米以上超高海拔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那曲色尼區歐瑪亭嘎100兆瓦風電項目塔筒圓滿完成交貨。該項目規劃安裝25臺單機容量為4.0兆瓦東方電氣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規模100兆瓦。是西藏自治區目前核準的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也是西藏自治區2023年重點建設項目。
海外頭條
8、歐盟計劃對進口自中國的風電設備開展反補貼調查
歐盟司法專員迪迪埃·雷恩代爾(Didier Reynders)于上周五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表示,“歐盟正在考慮是否調查中國利用補貼來促進本國風力渦輪機制造商發展的情況,盡管中國政府方面對歐盟剛剛啟動的針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的類似調查表示不滿。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可能會威脅到歐洲企業。在風能領域,有些風電設備及組件可能會與產自中國的類似產品存在競爭。如果中國方面對企業提供過多的援助,歐盟也將像針對“電動汽車”一樣展開調查。”
9、歐洲推出新型海上風電運維船舶
VARD與Chartwell Marine 聯手推出了一種名為 "Midi-SOV "的新型海上風電船。這艘55米長的船填補了船員轉運船 (CTV) 和海上風電運維母船(SOV) 之間的空白,創造了一個新的船型,以應對海上風電擴張所帶來的挑戰。Midi-SOV計劃于2024年在美國和歐洲市場首次亮相。
今日微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