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整機商更多涉足自建風電項目。崇陽分散式風電項目便是運達股份在湖北省開發的一個山地分散式風電項目。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運達股份通過改建道路和飲用水管線及配合當地發展旅游業等舉措,助力鄉村建設,打造鄉村的“綠富美”。
咸寧市崇陽縣位于湖北省東南部,居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四面環山,峰巒疊嶂,風能資源良好。而湖北省的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85%,上網電價為0.4161元/千瓦時,開發風能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價值。該縣由此成為風電開發者相中的“風水寶地”。
遵守行規,就地消納
早在2018年5月,作為浙江省國資委的國有控股大型企業,運達股份即與崇陽縣政府簽訂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協議。一期東岳風電場位于金塘鎮,裝機容量為2萬千瓦,采用5臺3兆瓦機組和2臺2.5兆瓦機組,于2021年6月開工,當年12月底并網。二期小嶺風電場位于桂花泉鎮,裝機容量為3萬千瓦,采用6臺5兆瓦機組,于2022年11月開工,2023年8月全容量并網。三期水坑風電場位于桂花泉鎮,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擬安裝3臺5兆瓦機組。四期泉口風電場,于2023年9月開工,預計年底并網,擬安裝5臺3兆瓦機組。
這些項目將接入35千伏國網低壓側,全額上網,就地消納。“分散式風電項目最重要的是就近消納,不向110千伏的上一級電壓等級電網反送電。我們嚴格遵守國家能源局制定的《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在選址時與咸寧電網公司合作,優先選擇比較缺電、分散式風電項目電網接入條件好的地方。”崇陽縣運達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開發總監詹有為向《風能》表示。

綠色選型,綠色施工
開發山地風電項目,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運達股份在二期項目中使用了自己的“王牌”機型WD200-5.0MW。“這是專門為適應中東南部低風速而研發的山地機型。與一期相比,高塔筒、大葉輪機型可提高低風速下的機組發電能力,更大程度地節約用地,減少機位,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項目的經濟性。”詹有為解釋說。
綠色環保施工是現代國企對項目建設的一項硬性要求。小嶺風電場場內、場外道路開挖接近35公里。如果采用邊挖邊甩的傳統施工方式,整個山脈都會滿目瘡痍,難以通過環保、水保部門的審查。為此,設計單位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綠色施工辦法,做到“不亂甩一斗土,不亂倒一車渣”。在吊裝中,采用先進的單葉片吊裝技術,最大程度減少平臺占地面積和山地挖方量,降低水土流失風險。相對整套葉輪起吊,單葉片吊裝會增加不少成本,但有利于保護當地生態。待到綠化和植被恢復后,該風電場成為了全縣乃至全省的綠色施工典范。迂回曲折的進場道路似一條玉帶,纏繞在崇山峻嶺之中,形成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攻堅克難,葉片上山
崇陽地區山高路陡,風電場進場道路迂回曲折,要么在密不透風的林地穿過,要么在懸崖峭壁上開挖。單薄的山脊,民間稱之為“刀背路”,徒步行走都讓人毛骨悚然,運送葉片的大型運輸車輛要從這里經過,更是令人心驚肉跳。
長97米、寬5米、重30噸……負責二期風電葉片轉運的車隊隊長連連感嘆,“更新換代太快了”,因為兩個月前車隊轉運的葉片才80多米長。舉升車長26米,配備的46個輪胎均能實現180度旋轉。“巨無霸”的轉彎半徑達到100米左右。經過U型彎道時,葉片隨時有滑落的風險。
轉彎角度不當,車輛又有側翻的可能。越往上,坡度越陡,一邊是百米懸崖,一邊是狹窄且連續的S形彎道。每一次轉彎,葉尖幾乎都是擦著巖壁劃過,一次左轉彎就耗費40多分鐘。葉片懸空在外有90多米,前面動一米,后面都能晃動七八米。如果碰到石頭等障礙物,極可能會弄出一個洞,葉片也將報廢。真可謂是步步驚心。
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運輸團隊經過精心設計,步步為營,最終保質保量地將這些龐然大物運送到位。

一個項目落地,千家萬戶受益
從建設到運營,運達股份始終力爭通過崇陽項目的落地,為當地人民帶來福祉,助力鄉村振興。
“項目建設初期,我們同崇陽縣、鎮政府積極對接協調,開展征林征地工作。遇到個別村民對征地工作有所抵觸,積極尋求鎮政府及村支書的幫助,并多次登門拜訪,分析原因,尋找解決方法,滿足村民的合理訴求,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解決問題。”崇陽縣運達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建設總監姚鵬回憶道。
項目投運前,當地道路坑坑洼洼。現如今,寬闊平坦的大道直通山頂。通往項目的主路修通后,項目部發現,一些自然村出村道路老舊破損,便利用施工期的修路機械,幫助村民修筑連接到項目主路的道路。二、三期項目所在地的桂花泉鎮是雷竹之鄉。雷竹以產筍為主,經濟價值較高,但漫山遍野的竹子卻因道路難行賣不出去。道路修通后,這一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既方便了村民出行,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此外,項目部還投入資金對村內的飲用水管線進行改造更換。參建單位在人員雇用上優先考慮當地人,在材料的采購、運輸、標準化管理、圖牌制作等環節,優先選用當地合作方,為老百姓創造收益。項目建成后,吸引了眾多“驢友”的到訪,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為鄉村建設增光添“財”。

資源開發,遍地開花
據統計,運達股份在湖北地區銷售吊裝的2兆瓦以上的風電機組已達540臺,總裝機容量為146萬千瓦。同時,參股、控股開發投運了7座風電場,包括崇陽金塘、崇陽羅家山、桂陽蓮塘、桂陽光明、桂陽歐陽海、崇陽東岳、崇陽小嶺項目。“后續,我們還將在崇陽開發約10萬千瓦風電項目。”崇陽縣運達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表示。
2022年,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水文干旱,湖北水電站大面積停運。此時,風電大顯神威。2022年8月,湖北水電發電量為100.5億千瓦時,同比減少45%;而風電發電量達1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8%,“這其中有湖北運達風電場貢獻的一份力量。”詹有為笑稱。
推進風電場投資運營是運達股份踐行新業務的重要舉措之一。風電項目的順利實施,增強了該公司項目建設運營能力及綜合管理能力,對建設更多標桿風電項目,進一步改善公司業務結構,增強公司盈利能力起到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