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三峽集團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簡稱“漳浦二期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

項目總裝機容量達40萬千瓦,是中國首個全部采用13兆瓦及以上超大單機容量風機的海上風電場,其中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6臺;投產后年設計上網電量可超1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萬噸。

6月19日,漳浦二期項目最后一臺海上風電機組吊裝完成。三峽集團福建分公司供圖
去年6月28日,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平潭外海一期海上風電場順利完成吊裝,并于7月19日實現并網發電。該機組在2023年9月1日創下海上風電單機日發電量38.41萬千瓦時的世界紀錄,并于當年12月21日再次刷新了紀錄,日發電量達到了38.72萬千瓦時。
三峽集團福建分公司總經理廖建新指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漳浦二期項目的批量化應用,對推動中國海上風電大型國產裝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漳浦二期項目是閩南區域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漳州市漳浦縣東南側海域、距離海岸線30多公里處。在約22.9平方公里海域內,一排排白色大風機葉片緩緩轉動,將勁掠的海風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電。三峽集團福建分公司所屬漳浦海峽發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小清介紹,受臺灣海峽狹管效應影響,漳浦二期項目風資源好,使用大容量機組既能減少用海面積,又能降低開發和運維成本。
李小清說,未來海上風電將與海洋牧場、海上制氫、海上光伏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漳浦二期項目也將探索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發展。
近年來,中國海上風電快速發展,裝機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海上風電產業向大功率不斷挺進。在福建,中國自主研發的6.7兆瓦、8兆瓦、10兆瓦、13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相繼下線,推動中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跨越發展,已形成了完整的具有領先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鏈和供應鏈。
據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透露,如今,福建制造的風電裝備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中國海上風電開發,并出口至歐洲市場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