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甘肅戈壁灘上,中國首個無國家補貼的平價風電示范項目——中核匯能甘肅玉門黒崖子50MW平價風電示范項目(以下簡稱:中核黑崖子項目)正式并網發電。
該項目是國家能源局批準的第一批風電平價示范項目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并網發電的平價風電示范項目。在風電行業直面補貼退坡的凜冽寒冬,這座由電氣風電提供風電機組的風場,以“破冰者”之姿開啟了中國風電的平價時代,宣告了中國風電產業邁向全面平價時代的偉大啟航!
戈壁攻堅
技術定制化鑄就平價基石
在無補貼前提下實現平價上網,核心在于成本控制與可靠性的雙重保障。面對甘肅特有的低風速與強風沙環境,惡劣氣候條件為項目建設及運維帶來了諸多困難,常規風機難以保障經濟效益。
電氣風電通過技術創新、施工方案優化及構建智能化運維體系,為項目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仿生鷹翼,捕風增效
創新應用仿鷹翼葉片,顯著提升低風速下的風能捕獲效率,項目實際發電量超出設計值15%。
抗沙防護,持久運行
關鍵部件應用抗沙涂層,配合機組結構加固設計,有效抵御戈壁嚴酷風沙侵蝕。6年運行實證顯示,主要設備年衰減率僅0.3%,維護成本較傳統項目降低約30%。
智能預判,高效運維
通過在關鍵部位設置傳感器,實時回傳數據至上海數據中心。基于大數據與AI的云端系統實現故障精準預判,推動運維模式從“被動維修”向“主動預防”轉變,機組可利用率高達99%。

6年實證雄踞甘肅省發電量前列,“好品質 可信賴”定義平價新標桿
中核黑崖子項目安裝及并網后運行表現卓越,并在此后連續5年獲評中電聯5A級風場,機組可利用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項目投運6年間,多次位列甘肅省風場發電量及發電小時數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隴原風電領跑者”!
電氣風電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專業的運維能力成就了戈壁灘上的明珠,機組在年均溫差極大、沙暴頻繁的極端環境中穩定運行至今,6年來的年均實證數據亮眼:
99%:風機可利用率(超長“在線”保障發電收益持續穩定)
+15%:實際發電量超出設計值
0.3%:設備年衰減率
-30%:相較于傳統項目,維護成本大幅下降

從破冰到燎原定義風電行業平價綠色未來
2019年,中核黑崖子項目的成功并網,不僅驗證了平價風電的經濟可行性,更點燃了中國風電行業邁向全面平價化的星火。6年間,國內平價風電裝機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中核黑崖子項目的示范效應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作為我國首個沙戈荒環境下的平價風電示范項目,中核黑崖子項目不僅攻克了風沙侵襲、沙塵遮擋等嚴苛環境挑戰,更形成了一套可復制的技術能力,確保復雜環境下的高效開發與穩定運行,為廣袤“沙戈荒”地區的新能源高效開發與長效穩定運行提供了“中國樣板”:
特殊環境適應能力
基于戈壁、沙漠等極端環境的風電建設與運維經驗,開發了適應低風速、強風沙、高腐蝕環境的定制化機組設計,確保低風速高效發電與設備長效防護。
施工與運維優化能力
優化施工方案,提高建設效率,關鍵部位傳感器網絡實現故障預判,結合防風沙技術維護設備健康狀態。
成本控制與模式創新能力
探索無補貼項目的供應鏈協同與智能運維降本路徑,實現經濟性與可靠性的平衡,為沙戈荒開發提供經濟性驗證。

六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六年前,戈壁灘上轉動的第一片仿鷹翼葉片,曾宣告中國風電平價時代的破冰啟航。從“能否盈利”的質疑到發電量超預期15%的實證,從單點示范到平價風電項目形成燎原之勢,這座標桿風場以99%的可利用率與0.3%的年衰減率,鐫刻下“好品質 可信賴”的印記。
這不僅是一個項目的成功,更是一場關乎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勝利!在“沙戈荒”大基地建設的澎湃浪潮中,電氣風電將繼續以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運維經驗,在沙戈荒大地書寫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