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英國仍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一個是如何為這些項目融資,另一個是沒有這么大的電力市場需求去撐住這個規模。”Justin Wu表示。
在中國,一般情況下電力運營商開發一個風電場,項目所需資金的80%都是來自于銀行貸款。而在英國,即使是實力較強的開發商,也只能獲得約為60%的銀行貸款。“因為海上風電項目的風險性,它的利息還會比一般項目高250~300個基點。”Justin Wu介紹。
即使電力開發商接受所有這些苛刻的條件,也只能找到10~14家銀行愿意為英國海上風電項目提供貸款,而2008年前有40家愿意這樣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能源業務負責人Andy Cox坦言:“現在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爭取信貸委員會的信任,他們普遍對這些項目面臨的風險有所顧慮。海上風電項目的巨大資金缺口正逐漸呈現出來。”
事實上,盡管可能面對資金上的困難,仍然有人十分看好英國的海上風電產業。“政府去年承諾投入10億英鎊成立綠色投資銀行(Green Investment Bank),來為清潔能源和低碳項目籌集資金。”Peter Madigan表示,“而且巨額的資金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一定需要制定全新的籌資方式。許多國際投資者的涌入,自然會帶來資金。”
“我們希望可以和一些中國的風機設備商合作。”Lionel Avignon表示,他是歐洲第五大電力運營商Vattenfall在英國的首席運營官。“我們已經和華銳風電、金風科技以及三一電氣有過接觸。”
實際上,英國并沒有本土的風機制造企業,市場由Vestas、Repower等歐洲企業占據,風機售價一般在約100萬歐元/兆瓦(相當于人民幣1萬元/千瓦)。而中國企業在國內報價目前已經低至約3400元/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