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芙容姐姐”,很多人腦海里立刻浮現出某些令人作嘔的芙蓉言行,拋開形象說戰略,我們認為,芙蓉給國內企業、尤其處于“集體過冬”形勢下的企業上一課,卻是既恰當,也是完全應該的。
芙蓉當年出道的時候,娛樂圈同樣是血雨腥風,炒作異常激烈,在那種形勢下,芙蓉一舉拋出并迅速奠定了其“S”策略,其“惡俗風格”獲得大眾認可,并持之以恒,把這個策略發揚光大,捍衛至今,成為低成本營銷策略的典范。
堅守核心營銷戰略,確保正確的發展方向
現在企業的環境相對娛樂圈而言,算是比較規范的了,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知名企業提出“過冬”論,絕不是空穴來風。
寒冬中前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哆嗦一下,可能會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如果我們背過身去,后退前進,方向依然正確,只是我們具體的行動進行了調整,依然可以到達目標的終點。
企業同樣需要瞄準方向,堅持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作為企業開支和收益的主體,營銷戰略的制定和落實就顯得非常關鍵,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中心點。
馬云豪擲20億發展淘寶,在如此嚴峻的寒冬下,萬一方向錯誤了怎辦?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淘寶的營銷戰略就是向全球市場積極推進,以全球市場為靶心,爭奪更多競爭對手的店鋪和人流,僅僅在國內市場領先是不夠的。
清晰的思路引領清晰的戰略,企業的營銷才更有聚焦的基點,而不至于三心二意,既要擴張和攻堅,又要壓縮或防守。
放棄或延后非核心營銷區域或營銷任務,控制風險性成本支出
特殊環境時期的企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控制風險,在大環境難以操控的情況下,不能自亂陣腳,不能先于大盤而去。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風險成本支出的控制。舉一個例子,蒙牛在奧運期間,可以有幾種選擇,一是投放央視廣告,一是投放央視及湖南衛視。我們知道,即使全國人民大多在觀看奧運,湖南衛視頻道的節目也會有人看,但是,作為企業的風險性支出就要考慮一點,這種成本究竟是為了維持,還是為了特定時期的攻占。很明顯,在奧運期間的廣告宣傳,大多企業選擇品牌轟炸,屬于品牌攻擊型推廣,因此,這種支出就可以忽略其他衛視節目的投放,減少風險成本的支出。
以此推論,在特殊時期,企業進行非核心區域的業務擴張和營銷任務的時候,就必須根據風險性成本的回避原則,盡可能的壓縮開支,保證冬天有足夠的棉被,幫助企業順利渡過漫長的寒冷季節。
某跨國家電企業高層透露,他們今年銷量銳減,08后半年咨詢策劃、培訓預算幾乎為零,為成立以來歷史最低;廣東移動公司人力資源部領導確認今年整體服務外包類預算消減15%;東風集團下屬企業今年的營銷策劃外包服務、培訓預算全面控制……一股寒意,企業仿佛在生死線間掙扎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