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微軟涉足社交網絡邁出第一步
2016-06-14
來源:第一營銷網
瀏覽數:873
國際互聯網巨頭微軟的社交野心仍然未死,昨日,微軟通過官方博客稱,將以262億美元收購LinkedIn(領英)。業內分析稱,這項收購對微軟而言有著不小的意義,這意味著微軟通過收購方式開始涉足社交網絡——雖然LinkedIn還沒有足夠影響力與臉書和推特抗衡,但它擁有的4.33億用戶規模不容小視。另外,此次收購也體現出微軟正在減少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依賴,轉而重視云服務,進而向一個重要的服務提供商身份轉變。
國際互聯網巨頭微軟的社交野心仍然未死,昨日,微軟通過官方博客稱,將以262億美元收購linkedIn(領英)。業內分析稱,這項收購對微軟而言有著不小的意義,這意味著微軟通過收購方式開始涉足社交網絡——雖然linkedIn還沒有足夠影響力與臉書和推特抗衡,但它擁有的4.33億用戶規模不容小視。另外,此次收購也體現出微軟正在減少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依賴,轉而重視云服務,進而向一個重要的服務提供商身份轉變。
高價收購
根據消息,微軟和linkedIn昨日分別宣布二者已經簽訂了最終協議,微軟將以每股196美元全現金收購linkedIn,交易價值達到262億美元。微軟將通過發行新債的方式為收購融資。微軟預計收購協議對2018財年產生約1%的稀釋作用。該交易預計將于本年度完成。
同時,微軟宣布,linkedIn將保留其獨特的品牌、文化和獨立。杰夫·韋納(Jeff Weiner)仍將擔任linkedIn的首席執行官,將向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匯報。
據了解,本次收購消息宣布后,linkedIn股價出現了暴漲,盤前股價上漲幅度快到50%,達到194.5美元,幾乎達到微軟的每股收購價。但是微軟盤前股價略微下跌了0.35%。
linkedIn董事會主席、創始人和控股股東都完全支持這筆交易。公開資料顯示,linkedIn由PayPal前成員里德·霍夫曼在2002年創立,并于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linkedIn會員人數在世界范圍內已超過3億,目前,在全球27個城市設立了分部及辦事處。里德·霍夫曼在昨日聲明中說:“今天對 linkedIn 來說是個重生的時刻。”
此外,linkedIn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沈博陽隨后也確認了該消息并表示,“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linkedIn加微軟,想象空間無限。linkedIn中國會繼續保持獨立發展,同時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向著連接全球職場人士的使命努力”。
轉型需求
事實上,本次高價收購獲得了微軟與linkedIn雙方一致的認可,這也表明二者是早有準備的。
此前,雷德·霍夫曼曾經透露,微軟多次表示有意收購linkedIn,并說道,沒有社交產品的微軟也希望建立自己的linkedIn,因此計劃與專業的社交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另外,早在linkedIn 2011年上市前夕,微軟就多次試圖收購linkiedIn。當時,最初報價5億美元,后來又被一路追加至20億美元,結果在最后時刻因當時負責微軟戰略與合作的副總裁漢克·維吉爾(Hank Vigil)臨時放棄了決定,導致最終收購linkedIn的計劃破產。而如今錯過時機的微軟只得再以高出當時10倍的價格收購linkedIn。
對于微軟來說,收購linkedIn也適應了微軟轉型和發展的需求。薩蒂亞·納德拉多次提出要通過生產力和云計算來重塑微軟,“Office是微軟的優勢,微軟希望通過云基礎設施讓Office應用普及到平板電腦、手機等終端”。
毫無疑問,微軟正在逐漸放棄智能手機等硬件業務,不久前甚至將高價收購的諾基亞功能手機業務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芬蘭HMD公司和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而微軟當下更執著于包括Office、云計算、系統等軟件領域。收購linkedIn將十分有利于借助平臺上的眾多賬號增加對微軟軟件的訪問量。同時,這一社交應用也將更好地提高微軟的用戶黏性。
借力復蘇
雖然受到收購消息影響linkedIn股價大漲,但此前該公司卻一再經歷了低迷的時期。
年初,linkedIn曾慘遭股價暴跌41.53%,最大跌至112.42美元,也創下IPO(首次公開招股)以來的最大跌幅。瑞穗證券(MizuhoSecurities)美國公司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由于營收增長緩慢,我們認為linkedin不應再享有之前的高估值了。”
另外,linkedIn 4月發布的截至3月31日的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凈虧損為4580萬美元,每股虧損為35美分,這一業績不及去年同期。
其實,與其他主要依賴廣告收入的社交網絡工具不同,linkedIn大約2/3的收入來自招聘解決方案部門,該部門幫助企業招聘人員確定崗位候選人。隨著市場逐漸穩固,這樣的收入增長也將逐漸放緩。
此外,作為跨國公司,linkedIn在國內市場近些年也受到了同類競爭者的前后夾擊。據了解,linkedIn于2014年1月正式進入中國,后啟用中文名稱“領英”。去年還發布了專門為中國職場年輕人開發的職場社交應用“赤兔”。雖然linkedIn一直在本土化方面耕耘,并相繼與騰訊、螞蟻金服等展開合作,但面對脈脈、BOSS直聘等的競爭仍然難以站穩腳跟。
一位互聯網行業分析人士認為,linkedIn接受微軟的收購將有助于利用后者在國際市場中的各種資源鞏固目前在職業社交市場中的地位,并獲得更多機會向資本市場證明自身價值以挽回頹勢。
- 閱讀上文 >> 引導顧客購買行為,零售管理有的放矢
- 閱讀下文 >> 百度金融之困 搜不出一個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