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場運行維護的風電機組從齒輪箱結構來分主要有獨立齒輪箱結構和齒輪箱、風輪軸一體結構。從潤滑方式來分主要有飛濺潤滑和壓力潤滑結構。從風電機組運行維護的角度來看,各自的特點如下:
獨立齒輪箱結構的優點:機組體積相對較小,齒輪油用量比同功率齒輪箱、風輪軸一體結構的機組低50%左右,齒輪箱重量低30%左右。獨立齒輪箱結構剎車過程較為平穩,齒輪箱承受的沖擊載荷較小。
缺點:因為低速軸的存在,機艙結構相對擁擠,需對低速軸軸承單獨進行潤滑。
齒輪箱、風輪軸一體結構的優點:因將低速軸與齒輪箱合為一體,機艙結構相對寬敞,齒輪油直接對低速軸軸承進行潤滑,免去運行人員的維護任務。
缺點:體積較大,重量高,結構相對復雜,造價較高。齒輪箱要直接承受來自葉輪的沖擊載荷,在剎車過程中齒輪箱也要承受較大的載荷,對齒輪箱自身質量要求較高。
飛濺潤滑方式,結構簡單,箱體內無壓力,滲漏現象減少。但是個別潤滑點可能會因為油位偏低或冬季低溫潤滑油粘度增大,飛濺效果減弱而發生潤滑不良現象。
壓力潤滑方式,結構相對復雜,潤滑管路由于存在壓力,關鍵潤滑點都有可靠潤滑,且油泵強制循環有利于齒輪油熱量均勻和快速傳遞。但是產生滲漏的概率也隨之增大。
從我場多年的運行經驗來看,兩種結構的齒輪箱在同等質量水平下對于風機業主來說主要的區別在于潤滑油用量的差別,設備可靠性、日常維護工作量和齒輪箱損壞后的拆卸難度來看,沒有太大區別。
對于兩種不同的潤滑方式,主要取決于齒輪箱設計結構的需要。但是,在寒冷地區采用飛濺潤滑方式更應當注意潤滑油的加熱問題,并加強油位監測,對沒有潤滑油過濾裝置的機組還應當根據現場情況考慮加裝過濾裝置或定期濾油,以提高齒輪箱運行的可靠性。
對于在我場運行的國產齒輪箱,經過一段時期的改進和調試,目前運行狀況較為穩定,投運最長的機組已運行近三年半,單機累積產量近五百五十萬千瓦時,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運行過程中,發現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⑴部分機組潤滑管路設計不合理(如:部分外敷管路距離箱體較遠,占用空間較大。)不利于維護,個別接頭仍有滲漏現象;
⑵個別機組齒輪箱內部間隙較大,高速軸制動后,主軸因為葉輪慣性仍作左右轉動,有時可持續20秒種以上。此過程中潤滑系統已停止工作,而部分齒輪表面相互錘擊,可能造成齒面損壞;
⑶部分傳感器接頭采用航空插頭,可能會因為插頭松動或潤滑油污染,導致接觸不良;
⑷部分機組箱體表面光潔度不好,不利于清潔。
希望上述問題能夠為齒輪箱生產廠家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一些有益地幫助,我們期待著質量更可靠、性能更優異的國產化風電機組齒輪箱早日投入商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