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談技術 >基礎知識 > 你還用40000年一遇最大風速算載荷嗎?

你還用40000年一遇最大風速算載荷嗎?

2017-01-06 來源:風電峰觀察 瀏覽數:517

風電場輪轂高度50年一遇最大風速是風電機組選型的重要指標,也是評估風電機組極限載荷的重要依據。

引言

風電場輪轂高度50年一遇最大風速是風電機組選型的重要指標,也是評估風電機組極限載荷的重要依據。

但是,目前氣象站統計數據普遍存在著氣象站統計數據短缺、遷站、受周邊地形地貌影響的問題;在我國的風電場建設過程中,又存在著氣象站距風電場較遠,地形地貌相差較大,測風數據的相關性差的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業內通常會采用5倍平均風速法對極限風速進行簡單估算。

然而,5倍平均風速法的結果究竟是偏保守,還是偏激進呢?以下我們就從50年一遇最大風速的本質上探討其算法,并給出一種針對理想威布爾分布的快速計算方法。

理論基礎

重現期概念

在水文和氣象上,“N年一遇”的科學表述“重現期”,50年一遇最大風速的意義就是每出現一次10分鐘風速超過該風速的平均所需時間間隔為50年。基于以上定義,理論上50年一遇最大風速出現的概率應為:

威布爾分布累計概率

在通常情況下,風速分布服從威布爾分布,所以根據威布爾分布的形狀參數k值和尺度參數A值(或C值),可以計算出風速超過高于任意風速V所出現的累計概率,即:

將任意風速V與平均風速的比值記為n,可得:

50年一遇最大風速計算

根據50年一遇最大風速的定義,可以得到在風速服從標準威布爾分布的情況下,50年一遇最大風速V50與代表年平均風速的倍數n50和威布爾分布k值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5倍平均風速法偏于保守

根據上式,可以計算得到不同k值對應的50年一遇最大風速V50與代表年平均風速的倍數n50,如圖1所示: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在威布爾分布k值約為1.8336時,n50約等于5,隨著k值逐漸增大,n50逐漸減小,即在k值大于1.8336時,采用5倍平均風速法計算得到的50年一遇最大風速V50偏大,在安全性評估方面較為保守。

同時,根據歐洲經驗,在k值為1.8~2.3范圍內時,50年一遇最大風速V50與代表年平均風速的比值可取5,與以上分析結果一致,看來歐洲告訴我們的5倍平均風速是考慮了很大余量。

5倍法的余量有多大?

在威布爾分布k值為2(即標準瑞利分布)時,n取5,可以得到重現期T為44458年,即在風速服從標準瑞利分布的情況下,采用5倍平均風速法求得的風速重現期遠大于50年,因而對50年一遇最大風速的計算過大,對于國內大多數的風電項目來說,k值通常為2左右,小于1.83的較為少見,因此以此進行機組選型較為保守。

不過,在某些威布爾分布k值過小的地區,采用5倍平均風速法則又會對50年一遇最大風速計算過小,機組選型又將傾向于激進。

相關案例

對于k值取1.5與3.5的兩種特例,筆者曾在兩個海外項目中遇到過此類情況,對于威布爾分布k值約為1.5的某中緯度風場,平均風速約為約為7.5m/s,但根據現場反饋出現大風的頻率非常高,且風速很大;而對于威布爾分布k值超過3的某赤道附近風場,不僅在實際測風過程中20m/s以上風速的出現頻率極低,而且根據現場走訪,歷史上也未出現過臺風等極端氣候。這兩個實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以上分析的合理性。

(本文節選改編于2016年11期《風能》雜志文章《快速評估風電場50年一遇最大風速的算法》)

閱讀上文 >> 加強風電標準化數字化管理 打造無故障風場為信息化運維筑基
閱讀下文 >> 風電研究:風能波動的新見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tech/show.php?itemid=31423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談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阿鲁科尔沁旗| 彭阳县| 汝州市| 靖宇县| 延安市| 额敏县| 辛集市| 衡阳县| 大理市| 濮阳市| 蒙山县| 广平县| 晴隆县| 资溪县| 鄂托克旗| 新宁县| 法库县| 合山市| 玛纳斯县| 正安县| 定襄县| 白沙| 句容市| 吉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酉阳| 华坪县| 龙陵县| 宜丰县| 吉林市| 台北市| 三亚市| 山阳县| 黄大仙区| 安义县| 黔江区| 昆山市| 惠东县| 钦州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