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風電事業的蓬勃發展,微觀選址作為風電場設計中的重要環節,越來越受到建設單位的重視。微觀選址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風電場日后的收益情況。微觀選址做的好,場內風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道路及線路方案經濟合理,風電場的收益必然超出預計;反之,風資源被浪費,道路及線路方案成本增加,收益上無疑會大打折扣。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微觀選址第一個階段——初步方案的工作。本期小編就來和大家繼續聊一聊第二個階段——現場踏勘階段的相關工作。
首先,我們來談談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工作開展的條件。
1、風電場微觀選址初步方案階段工作完成;
上述條件具備后,我們就可以開展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的工作了。
其次,我們來說說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所需準備的資料與裝備。
1、微觀選址初步方案階段擬選風機點位坐標表;
2、微觀選址初步方案階段道路、吊裝平臺、線路方案圖;
3、戶外作業工具【車輛、干糧、手套、相機、gps、定位樁(帶編號,含打樁工具)、鐮刀(開路工具)、向導(貴州、廣西等樹林較多,山勢陡峭,容易迷路的地方)等】
上述資料與裝備準備齊后,我們就可以進行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的工作了。
第三,我們來看看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需要哪些單位的人參加以及主要負責的內容。
1、業主單位
業主單位參與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過程主要負責的是敏感性因素的復核,例如林地、國土等相關職能部門的點位復核工作。(成果:各職能部門對風機點位可利用性的確認文件)
2、設計單位
設計單位參與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過程主要負責的是對初步方案階段成果的復核工作。(成果:現場踏勘記錄表)
3、風機廠家
設計單位參與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過程主要負責的是對風機運輸、建設條件的復核工作。(成果:現場踏勘記錄表)
最后,我們來聊聊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的具體工作內容。
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具體工作首先要基于初步方案階段的成果,逐個點位進行考察。并用GPS、定位樁標記風機點位坐標,用相機記錄點位周邊的情況,在現場踏勘記錄表中詳細記錄每個點位的情況。復核該點位的建設條件,初步判定該點位是否滿足建設要求。
經全場踏勘后,將不滿足建設條件的點位剔除,將滿足建設條件的點位坐標發給當地林業、國土等職能部門進行土地可利用復核,確定點位坐標的土地性質及可利用性。
經職能部門核實后可利用的點位進行匯總,形成風電場最終可利用點位坐標表。最后,經三方簽字確認,微觀選址現場考察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微觀選址最后一個階段——方案敲定階段的工作了。
好了,上述就是小編整理的微觀選址現場踏勘階段的工作,分享給大家,歡迎交流討論。至于方案敲定階段的工作內容,我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