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知識產權來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同時也是提升我們對知識產權規則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水平的過程,這兩者應該是互為助推的。”韓俊說,運用知識產權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一個全新課題,需要政府、企業、科研單位、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各方共同努力。
阮軍也認為,行業知識產權戰略研究的不足是半導體照明項目實施中的不足之處。“該行業產業鏈較長,涉及到不同的科技部門、產業部門,很多機構做專利的研究,但是沒有形成很好的互動關系。”
“加強系統化的知識產權戰略研究,改變以往獨立的、重復性研究的模式。”阮軍說,比如科技部和工信部都做知識產權的研究工作,兩者能不能統一起來?能否探索建立知識產權共享機制?對于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他認為應建立國家層面的知識產權戰略,為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保障和指導。
16個重大專項將建知識產權管理細則
對于廣受關注的重大專項知識產權管理問題,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林新坦陳,雖然國家層面已出臺重大專項的知識產權管理規定,但是各個專項內部知識產權的管理細則都在制定當中,制度和政策體系尚未建立,操作層面的規定尤其缺乏。同時,參與單位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
為落實重大專項的知識產權政策,林新透露,科技部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推動16個重大專項根據各自領域的技術特點制定具體的管理細則;推動每一個專項建立知識產權工作體系;要求每一個專項在專利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能夠基于科技和知識產權的分析,構建每個領域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圖。
韓俊也表示,今年工信部將進一步完善重大專項的知識產權管理,部署針對重大專項的專利分析、戰略研究和知識產權評估等工作,梳理摸清各專項的專利申請狀況,務求專項專利申請的保質保量。并通過對已申請專利的評估,切實掌握重大專項的專利申請進展情況,及時發現我們具有優勢的技術領域以及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投入、產業化及相關動態調整。(記者 操秀英 何建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