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地處甘肅景泰縣的華電風電場依然寒氣逼人、冰棱遍地。在這片廣袤的荒原上,湘電生產的24臺航天萬源風力發電機迎著朔風徐徐轉動。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現場運行和服務保障,所有風機運轉正常。
新產品 新服務 關注客戶需要
航天萬源風電項目是集團公司針對華電集團量身定制的一款風電產品,首次采用外轉子、內定子型結構,具有體積大、內部水冷結構復雜、轉子裝配工藝難度大等特點,雖然國外同類結構風機已經試制成功,但由于技術不成熟,運行情況不理想,缺乏成熟的經驗借鑒。作為國內首次開發該類型的機型,航天萬源項目對環境的適應情況難度較大、對工況條件的要求非??量蹋踩菀壮霈F一些故障。
2月3日14時,15#機組不能正常運行。收到客戶發來的求援信息后,電機事業部立即從風電車間抽調賀啟強、劉亞、李兵等裝配、嵌線精英骨干前往風電場進行服務保障。
通過現場查勘,賀啟強發現是風機的電纜線出了問題。3人經過商量,決定采取更換定子出線盒、導電排、絕緣瓷瓶的調整方案。他們換上厚厚的防護服,背著30公斤重的替換零件,爬上80多米高的風機。
風機里光線昏暗、空間狹小,3個漢子你擠著我,我挨著你,無法動彈;風機受風力影響搖擺幅度較大,操作者劉亞從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十分緊張。賀啟強靈機一動:脫掉外衣節約空間!這個“笨”法子竟然奏效。大家馬上動手,輪換著進行替換零件和測試作業。
整整13個小時,3人始終待在距離地面80多米高的風機上,全神貫注地工作。高空強氣流如利刃一般地從臉上劃過,他們渾然不覺,餓了啃一口自帶的干糧,渴了也不敢多喝水,因為沒地方上廁所。5日小年夜,大家就在風機里面吃的干泡面。
6日晚上19:00,大家終于換完了最后一批部件:“測試三相電阻,檢查電阻,電流是否正常?”
“一切完全在技術參數要求內,合格啦!”負責檢測的李兵一聲歡呼,終于順利完成了任務!這時,大家才發現,每個人的臉都凍得通紅,肚子餓得“咕咕”直叫。
6日夜間,經過業主單位再次測試,風電機組故障消失,運轉正常。一路陪同湘電技術保障服務隊的業主項目經理不禁贊嘆:“湘電視客戶利益為最高標準,高效、快速的服務令人放心!”
“精品”意識 百煉成鋼
航天萬源風力發電機組新產品得到客戶的認可,不只是因為服務隊員“拼命三郎”的態度,更是源于電機事業部干部職工不怕挫折,百煉成鋼的“精品”意識。
風電車間是新產品的主要承制單位。車間組織成立了“航天萬源風力發電機精品制造”項目組。在生產組織上,根據新產品結構特點以及各工序制造的難度,成立了定子嵌線、轉子磁鋼裝配、電機總裝3個攻關小組,攻關小組人員、項目名稱、目標、完成情況在生產區域進行公示,接受職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