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上海致遠
上海致遠有46 位工程技術人員,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科研費用,重點解決離網型和分布式并網風力發電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產品技術性能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公司共獲得7 項國家發明專利、2 項國際發明專利;50kW風力發電機組通過TUV 測試,并網用的60kW 逆變器獲得ETL 認證、G59 認證,全系列產品通過CE 認證;100kW 風力發電機組形成批量出口(圖6),在國內成為最大風光互補通信基站解決方案提供商(圖7)。

3.4 青島安華
青島安華始終致力于提高風電產品質量、安全和可靠性,擁有一支小型風力發電專業技術隊伍,具備雄厚的研發能力。他們以5kW 和10kW變槳距風力發電機(圖8)為主攻方向,參照IEC61400 - 2 國際標準,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先后取得丹麥、德國等國家安裝許可與認證(圖9)。2012年產品出口增長60% 左右。
4 中小型風電行業發展動態和亮點
4.1 國家電網公布允許自建電站、并網發電,用戶可向電網公司賣電國家電網公司已正式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這無疑是促進分布式電源發展的重大舉措。從2013 年3 月1 日起,用戶可在其附近以10kV 及以下等級接入電網,風力發電機組所發的電可全部上網,或自發自用后多余電量上網,用戶自發電不足電量也可由電網提供,上網、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政策。國網公司免費提供關口計量裝置和發電量計量用電能表,風電項目不收取系統備用容量費。
這樣千瓦級以上風力發電機組除大量出口外,可以在國內就近并網發電,這是個潛在市場。
4.2 農業部成立了“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
2012 年,經國務院批準,農業部成立了“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總站將承擔農村能源及節能減排政策研究和技術示范推廣,承擔全國農村能源體系建設的業務指導工作。農業部近期計劃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
2013 年- 2015 年,在全國選擇產生1000 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 其中之一就是推動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持農村能源建設的“十六字”方針,根據條件狀況和農民需求,集成推廣新能源技術和產品,其中包括小型風電系統供電,解決炊事、采暖、洗浴、照明等需求,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提升生活用能品位,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4.3 “分布式中小型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重點項目正式啟動2012 年由科技部立項的“分布式中小型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重點項目已經正式啟動,目的是要在短期內顯著提升我國中小型風力發電技術的自主研發水平和設備制造能力,進一步提升風電機組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該項目擬開發5kW、10kW、20kW、50kW 等4 種單機容量的新型風力發電機組,創建兩個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組野外測試站。屆時,我國中小風電產品將擁有自己的測試基地,對中小型風電機組的設計、研究、認證起到推動作用。
4.4 新編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組標準已報批
新的國家標準GB/T18451.2 -2012《風力發電機功率特性測試》于2012 年5 月11 日發布, 代替GB/T18451.2 - 2003, 并在2012 年10月1 日執行。同時,中小型風電行業采納IEC61400 - 2 標準的國家標準《小型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要求》,經過業內專家們的審定, 報批稿已經上報國家標準委員會,將于2013 年發布。
農業部為了在農村能源建設中確保風力發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擬編制“離網型風力發電系統運行質量檢測規程”。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了滿足當前移動基站通訊領域技術發展的要求,擬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移動基站現行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標準進行補充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