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繼《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之后,又一份重量級的“戰略目標”為中國能源未來發展劃定了具象的量化目標。至此,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會議上勾勒的“能源革命”路線圖,也日漸清晰。
中國政府網11月19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2020年中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成為未來6年中國能源發展的行動綱領。
《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屆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行動計劃》所列的戰略目標還包括,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國內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2億噸標準煤,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儲采比提高到14-15,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行動計劃》明確了中國能源發展的五項戰略任務,包括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優化能源結構、拓展能源國際合作和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增強能源自主供給,油氣開發與煤炭清潔利用并舉
在今年6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研究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必須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四方面的“革命”。縱觀《行動計劃》全文,對上述四方面都有相應表述,并闡明了發力點。
《行動計劃》指出,加快發展煤炭清潔開發利用技術,著力提高煤炭集中高效發電比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供電煤耗低于每千瓦時300克標準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水平。同時實施老舊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工程,現役60萬千瓦(風冷機組除外)及以上機組力爭5年內供電煤耗降至每千瓦時300克標準煤左右。
這意味著,煤電頭上的緊箍咒將進一步收緊。中電聯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標煤耗321克/千瓦時。今年9月公布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稱,東部地區11省市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而此次印發的《行動計劃》,則連地域范圍都去掉了。
為提高國內石油產量,《行動計劃》指出,堅持陸上和海上并重,鞏固東部老油田產量,開發新油田,突破海上油田,大力支持低品位資源開發,建設大慶、遼河、新疆、塔里木、勝利、長慶、渤海、南海、延長等9個千萬噸級大油田。
為大力發展天然氣,應按照陸地與海域并舉、常規與非常規并重的原則,加快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盡快突破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瓶頸,促進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
對于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設定的目標為到2020年,累計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5萬億立方米,年產常規天然氣1850億立方米。非常規方面,則提出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以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煤層氣勘探開采步伐。到2020年,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
對于能源替代,《行動計劃》指出,穩妥實施煤制油、煤制氣示范工程,積極發展交融燃油替代,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