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查資料 >產業報告 > 2009-2010年國內外風電產業發展報告

2009-2010年國內外風電產業發展報告

2010-11-15 來源: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 瀏覽數:6788

  湘電股份1000萬歐元收購荷蘭達爾文公司;中復連眾收購了德國NOI公司;中航惠騰2009年收購了荷蘭CTC葉片公司;美國GE公司與哈電集團合資成立了通用哈電風能(沈陽)公司和哈電通用風能(江蘇)公司。此外,各大公司在主要市場集中地都建立了生產基地,一個大公司相當于多個公司的集成。

  2、水平軸風電機組技術成為主流

    水平軸風電機組技術,因其具有風能轉換效率高、轉軸較短,在大型風電機組上更顯出經濟性等優點,使水平軸風電機組成為世界風電發展的主流機型,并占到95%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期發展的垂直軸風電機組因轉軸過長、風能轉換效率不高,啟動、停機和變槳困難等問題,目前市場份額很小、應用數量有限,但由于其全風向對風、變速裝置及發電機可以置于風輪下方或地面等優點,近年來,國際上相關研究和開發也在不斷進行并取得一定進展。

  3、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持續增大

  近年來,世界風電市場中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持續增大,隨著單機容量不斷增大和利用效率提高,世界上主流機型已經從2000年的500^-1000kW增加到2009年的2-31VM。

  我國主流機型已經從2005年的600-1000kW增加到2009年的850-2000kW, 2009年我國陸地風電場安裝的最大風電機組為2MW。

  近年來,海上風電場的開發進一步加快了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發展,2008年底世界上已運行的最大風電機組單機容量已達到6MW,風輪直徑達到127m。目前,已經開始8-10MW風電機組的設計和制造。我國華銳風電的3MW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成功投入運行, 5MW海上風電機組已在2010年10月底下線。目前,華銳、金風、東汽、國電聯合、湖南湘電、重慶海裝等公司都在研制5MW或6MW的大容量風電機組。

  4.變槳變速功率調節技術得到廣泛采用

  由于變槳距功率調節方式具有載荷控制平穩、安全和高效等優點,近年在大型風電機組上得到了廣泛采用。結合變槳距技術的應用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大多風電機組開發制造廠商開始使用變速恒頻技術,并開發出了變槳變速風電機組,使得在風能轉換上有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2009年,在全球所安裝的風電機組中有95%的風電機組采用了變槳變速方式,而且比例還在逐漸上升。我國2009年安裝的MW級風電機組中,也全部是變槳距機組。2MW以上的風電機組大多采用三個獨立的電控調槳機構,通過三組變速電機和減速箱對槳葉分別進行閉環控制。

  5、雙饋異步發電技術仍占主導地位

 

 

  以丹麥Vestas公司的V80. V90為代表的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在國際風電市場中所占的份額最大。德國Repower公司利用該技術開發的機組單機容量已經達到5MW。西門子公司、德國Nordex公司、西班牙Gamesa公司、美國GE風能公司和印度Suzlon公司都在生產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2009年新增風電機組中,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仍然占80%以上。目前,歐洲正在開發10MW的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

  我國內資企業華銳風電、東方氣輪機、國電聯合動力、廣東明陽等企業也在生產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2009年我國新增風電機組中,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風電機組仍然占82%以上。目前,我國華銳風電研發的3MW的雙饋異步發電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已經投入運行。

  6、直驅式、全功率變流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無齒輪箱的直驅方式能有效地減少由于齒輪箱問題而造成的機組故障,可有效提高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和壽命,減少維護成本,因而得到了市場的青睞。采用無齒輪箱系統的德國Enercon公司在2009年仍然是德國、葡萄牙風電產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和印度風電產業的第二大供應商,在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中,Enercon公司已占本國市場份額的55%以上。西門子公司已經在丹麥的西部安裝了兩臺3.GMW的直驅式風電機組,這兩臺風力機正處于試運行階段。其他主要制造企業也在積極開發研制直驅風電機組。我國新疆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與德國Vensys公司合作研制的1.5MW直驅式風電機組,已有上千臺安裝在風電場。

  金風科技在2009年是我國風電市場的第二大供應商。同時,我國湘電公司的2MW直驅風電機組也已批量進入市場。其他如:廣西銀河艾邁迪、航天萬源、濰坊瑞其能、包頭匯全稀土、江西麥德公司、山東魯能等制造企業也開發研制了直驅風電機組。2009年新增大型風電機組中,直驅式風電機組已超過17%。

  伴隨著直驅式風電系統的出現,全功率變流技術得到了發展和應用。應用全功率變流的并網技術,使風輪和發電機的調速范圍擴展到。至150%的額定轉速,提高了風能的利用范圍。由于全功率變流技術對低電壓穿越技術有很好且簡單的解決方案,對下一步發展占據了優勢。與此同時,半直驅式風電機組也開始出現在世界風電市場上。在軸承支撐方式上,單個迥轉支承軸承代替主軸和兩軸承成為某些2兆瓦以上機組的選擇,如:富蘭德的2.5兆瓦風機,這說明無主軸系統正在成為歐洲風電機組發展的一個新動向。

  7、大型風電機組關健部件的性能日益提高

   隨著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各部件的性能指標都有了提高,國外己研發出3000V-12000V的風力發電專用高壓發電機,使發電機效率進一步提高;高壓三電平變流器的應用大大減少了功率器件的損耗,使逆變效率達到98%以上;某些公司還對槳葉及變槳距系統進行了優化,如德國ENERCON公司在改進槳葉后使葉片的 Cp值達到了0.5以上。從2007年胡蘇姆風能展的情況看,歐洲風電設備的產業鏈已經形成,為今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國在大型風電機組關鍵部件方面也取得明顯進步,如南京高速齒輪箱廠、重慶齒輪箱廠、大重減速機廠、杭州前進齒輪箱廠和德陽二重等主要齒輪箱制造企業生產的大型風電機組齒輪箱,供貨能力充足,質量已有明顯提高;保定惠騰、連云港中復連眾和中材科技已能生產長達48.8m,與3兆瓦風電機組配套的大尺寸葉片,蘭州電機廠生產的發電機等產品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從2009年上海第四屆風能展的情況看,我國風電設備的產業鏈已經形成,為今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我國在某些基礎結構件、鑄鍛件等領域已經具有優勢,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已經向國際市場供貨。

  北京科諾偉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北京清能華福風電技術有限公司、天津瑞能電氣、龍源電氣、九州電氣和禾旺電氣等10多家企業已具備兆瓦級風電機組變流器研發、生產和供貨能力。

  8.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應用加速提高了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

  鑒于風電機組的極限載荷和疲勞載荷是影響風電機組及部件可靠性和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風電機組制造廠家與有關研究部門積極研究風電機組的最優運行和控制規律,通過采用智能化控制技術,與整機設計技術結合,努力減少和避免風電機組運行在極限載荷和疲勞載荷,并逐步成為風電控制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9、葉片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風電機組尺寸的增大,葉片的長度也變得更長,為了使葉片的尖部不與塔架相碰,設計的主要思路是增加葉片的剛度。為了減少重力和保持頻率,則需要降低葉片的重量。好的疲勞特性和好的減振結構有助于保證葉片長期的工作壽命。

  額外的葉片狀況檢測設備將被開發出來并安裝在風電機組上,以便在葉片結構中的裂紋發展成致命損壞之前或風電機組整機損壞之前警示操作者。對于陸上風電機組來說,不久這種檢測設備就會成為必備品。

  為了增加葉片的個剛度并防止它由于彎曲而碰到塔架,在長度大于50米的葉片上將廣泛使用強化碳纖維材料。

  為了方便兆瓦級葉片的道路運輸,某些公司已經把葉片制作成兩段。例如德國Enercon公司的E126 6MW風電機組的葉片由內、外兩段葉片組成,靠近葉根的內段由鋼制造,外包玻璃鋼殼體形成氣動形狀表面。

  智力材料例如壓電材料將被使用以使葉片的氣動外形能夠快速變化。

  為了減少葉片和整機上的疲勞負荷,可控制的尾緣小葉可能被逐步引入葉片市場。

  熱塑材料的應用:LM Glasfibre公司正開展一項耗資8百萬歐元的研究項目,目的是用玻璃鋼、碳纖維和熱塑材料的混合紗絲去制造葉片。一旦這種紗絲鋪進模具,加熱模具到一定溫度后,塑料就會融化,并將紗絲轉化為合成材料,這可能會使葉片生產時間縮短50%。

  10、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的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隨著投資者對風電場建設前期的評估工作和建成后運行質量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國外已經針對風資源的測試與評估開發出了許多先進測試設備和評估軟件。在風電場選址,特別是選址方面已經開發了商業化的應用軟件。在風電機組布局及電力輸配電系統的設計上也開發出了成熟軟件。國外還對風電機組和風電場的短期及長期發電量預測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重大進步,預測精確度可達90%以上。

  11,惡劣氣侯環境下的風電機組可靠性得到重視。

 

 

  由于中國的北方具有沙塵暴、低溫、冰雪、雷暴,東南沿海具有臺風、鹽霧,西南地區具有高海拔等惡劣氣候特點,惡劣氣候環境已對風電機組造成很大的影響,包括增加維護工作量,減少發電量,嚴重時還導致風電機組損壞。因此,在風電機組設計和運行時,必須具有一定的防范措施,以提高風電機組抗惡劣氣候環境的能力,減少損失。因此,今年來中國的風電機組研發單位在防風沙、抗低溫、防雷擊、抗臺風、防鹽霧等方面著手進行了研究,以確保風電機組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能可靠運行,提高發電量。

  12.低電壓穿越技術得到應用

  隨著風電機組單機容量的不斷增大和風電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風電機組與電網間的相互影響已日趨嚴重。一旦電網發生故障迫使大面積風電機組因自身保護而脫網的話,將嚴重影響電力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因此,隨著接入電網的風力發電機容量的不斷增加,電網對其要求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要求發電機組在電網故障出現電壓跌落的情況下不脫網運行(fault ride-through),并在故障切除后能盡快幫助電力系統恢復穩定運行,也就是說,要求風電機組具有一定低電壓穿越(lowvoltage ride-through)能力。隨著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大,很多國家的電力系統運行導則對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LVRT)能力做出了規定。我國的風電機組在電網電壓跌落情況下,也必須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確保風電系統的安全運行并實現LVRT功能。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的風電機組產品通過了低電壓穿越性能試驗。

  13、海上風電技術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隨著風力發電的迅速發展,歐洲陸上風電場的一些問題如占用土地、影響自然景觀、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等逐漸顯露出來,近年來,歐洲風電場建設從陸上向近海逐步發展,但是步伐較慢。由于近海風電機組對噪音的要求較低,采用較高的葉尖速度可降低機艙的重量和成本。國外除對近海風電機組根據近海特點進行特別設計和制造外,對近海風電場的建設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對近海風電場的風資源測試評估、風電場選址、基礎設計及施工、風電機組安裝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開發了專門的近海風資源測試設備、安裝近海風電機組的近海安裝平臺和專門用于風電運輸的近海安裝運輸船,并建設了一些近海示范型風電場,推動了近海風電技術發展。到2009年底,全世界共建成33個近海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2110MW,占全世界風電市場的1.3%. 2009年英國、丹麥、德國、中國和瑞典一共新建了九個近海風電場,新增裝機容量689MW。預計2010年以后德國將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場,美國也將加入海上風電場開發的行列。但是目前建設近海風電場的造價是陸地風電場的1.7-2.5倍,發電量是陸上風電場的1.4倍,其經濟性仍不如陸地風電場。目前,近海風電機組主要有Vestas公司的2MW. 3MW,Siemens公司的2.3MW. 3.GMW , GE公司的3.GMW、德國Repower公司的5MW和德國Multibread公司的5MW半直驅風電機組。中國華銳風電的3MW機組也已經裝備國內近海風電場,德國Enercon公司已經開發了6MW的近海風電機組(直徑127m)。顯然,可靠性高、維修性好、單機容量大是今后近海風電機組的發展方向。

  在我國,隨著海上風電場規劃規模的不斷擴大,各主要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廠都積極投入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制工作。華銳率先推出3MW海上風電機組,并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批量投入并網運行。華銳公司在江蘇鹽城建設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基地試制的5MW海上風電機組將于2010年10月底下線。金風公司在江蘇大豐縣建設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基地,正在研制GMW直驅式海上風電機組。湖南湘電收購了荷蘭達爾文公司,合作研發的5MW海上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已于2010年10月21日成功下線。重慶海裝在國家科技部支持下,成立了“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形成了全套產業鏈的整合,正致力于5MW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國電聯合動力、明陽風電、上海電氣、東方汽輪機、南車株洲電力、浙江華儀等都在全力研制大型海上風電機組。

  到2015年底,全球預計建設總容量達18.49GW(一般估算)至24.25GGW(樂觀估算)的海上風電場。未來風能技術更新發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蓬勃崛起的近海風電場建設,這一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14、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啟動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啟動了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旨在為今后大規模開展海上風電建設積累技術和管理經驗。這次招標的一個特點,是項目投資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施工建設企業須進行捆綁投標。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共有4個,均位于江蘇。其中2個近海風電項目位于濱海、射陽兩地,裝機容量各為30萬千瓦;另外2個潮間帶發電項目位于東臺和大豐,裝機容量各為20萬千瓦。這四個項目分別有17, 19, 19, 15家企業或聯合體投標。9月10日,經過激烈角逐,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濱海項目,中國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贏得射陽項目,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拿下東臺項目,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斬獲大豐項目。為上述四個項目提供風機的制造企業也已選定。其中,華銳風電將為濱海和射陽項目提供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和上海電氣將分別負責制造大豐和東臺項目的風電機組。

  15、標準與規范逐步完善

  德國、丹麥、荷蘭、美國、希臘等國家加快完善了對風電技術標準,建立了認證體系和相關的檢測和認證機構,同時也采取了相應的貿易保護性措施,如歐盟對風力發電的電磁兼容問題實施了強制標準,德國即將實施的風電新標準要求接入電網的風電設備在電網出現短路故障時能提供較大的短路電流,這一規定便德國ENERCON公司在竟爭中保持了主動地位。自1988年國際電工委員會成立了IEC/TC88“風力發電技術委員會”以來,到目前已發布了10多項國際標準,這些標準絕大部分是由歐洲國家制定的,是以歐洲的技術和運行環境為依據編制的,也為保證產品質量、規范風電市場、提高風電機組的性能和推動風電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國能源局在2010年3月召開風電行業標準化會議,完善機構建設,布置全面開展風電機組各項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完)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GB17646-1998 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安全要求
閱讀下文 >> 2010上半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企業統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data/show.php?itemid=7756&page=13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查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湖州市| 临洮县| 临夏县| 蚌埠市| 巴中市| 六枝特区| 黄大仙区| 从江县| 友谊县| 皮山县| 秦皇岛市| 遵化市| 报价| 开阳县| 泗洪县| 邵阳市| 启东市| 衡阳市| 蒙城县| 小金县| 嘉兴市| 博客| 准格尔旗| 曲麻莱县| 连云港市| 横山县| 开远市| 静乐县| 石棉县| 城市| 宁安市| 马尔康县| 五寨县| 定州市| 姜堰市| 广东省| 荔浦县| 元谋县| 衡南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