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到8000億元人民幣,張傳衛說,這是風電可以形成的產業鏈規模。“7000元/千瓦的建設造價,陸上風電成本可以控制在0.42元/千瓦時,如果煤炭資源稅全面推開,風電的成本將非常接近火電。”張傳衛對風電的思考已不局限于制造業,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變局里,用技術和資本不斷創新的理念讓明陽的發展路徑具備了新的高度。“能源這個行業機會太多,仔細琢磨一個商業模式就可以做成一個大產業。但我已經把自己全部貢獻給風電了,真是顧不過來。”他笑稱。
“地蘊天成 能動無限”,張傳衛在公司入口處一塊巨大的黃碣石上手書了這八個字,有人說,這是指風資源來自天地間的空氣對流,風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有人說,這是指時代給予產業無限的機會,而能動性和創新精神讓企業的發展不可限量。張傳衛對此沒有過多地解釋,而明陽風電的發展,似乎就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