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保平的五個主要觀點:
1、今后電力需求中速增長可能成為新常態;
2、預計到年底煤價將上漲40~50 元左右;
3、陸上風電電價正在醞釀下調,一些地區降幅甚至可能達到7 分/kWh;
4、國電集團火電盈利基礎并不牢固,增量火電整體虧損;
5、國電集團增量風電水電整體虧損。
前三季度,總的形勢是經濟下行、電力市場疲軟、相關產業增長乏力等。當前,國電集團面臨的形勢與年中工作會的判斷基本一致,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從宏觀經濟看,全球經濟繼續緩慢復蘇,“三期”疊加還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當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GDP 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受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房地產與制造業持續下滑等因素的影響,8 月份經濟數據下降幅度超出預期,尤其工業產出增速創6 年新低,加大了經濟增長下行壓力。
從行業情況看,1~9 月全社會用電量僅增長3.9%,8 月份當月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9 月僅增長2.7%,部分地區電力產能過剩比較突出。這一方面與全國夏季氣溫較往年偏低有關,另一方面與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有關,今后電力需求中速增長可能成為新常態,電力企業要適應這種新常態,徹底轉變過去盲目追求規模速度的發展理念,保持科學理性的發展心態。煤炭市場供應依然總體寬松,但近期煤炭限產和控制煤質政策效應顯現,開始進入供暖季和冬儲煤,以及大秦線秋季檢修、枯水期到來、下年度煤炭訂貨等因素影響,10月15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為490元/噸,已經上漲了12 元,進口煤恢復了關稅,已經上漲了20~30 元,神華上調10月份動力煤價格15 元,預計到年底煤價將上漲40~50 元左右,將影響集團公司利潤近20 億。所以,各火電企業要踏準市場節奏,因地制宜,科學儲煤,拓展供煤渠道,優化采購結構,合理用好庫存,同時加大煤電互保力度,實現保供控價。
煤炭企業要抓住機遇,加大營銷力度,擴大市場份額,降低庫存,控虧扭虧。國家繼續實施以預調微調為主的貨幣政策,預計短期不會出現全面降準降息的情況,“微刺激”對象還是僅限于中小企業和“三農”,財務費用持續攀升,侵蝕企業利潤,預計全年集團公司將增加利息支出30 億元。
從產業政策看,9月1日起下調火電電價9.3 厘/kWh,影響集團公司今年利潤13億元,加上去年電價調整翹尾影響利潤40億元,合計影響利潤53億元。陸上風電電價正在醞釀下調,一些地區降幅甚至可能達到7 分/kWh,我國風電價格與歐洲、日本、南非等地區相比并不高,我們正在積極反映和呼吁。電力節能減排約束進一步強化,今后新建火電平均供電煤耗要低于300 克/kWh,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地區火電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接近燃機排放標準,企業環保成本進一步增加。
從國電集團內部看,火電盈利基礎并不牢固,增量火電整體虧損。98 戶火電企業中,虧損面仍有16%,特別是貴州、云南等地區火電虧損嚴重。風電、水電前三季度同比減利接近7 億元,增量風電水電整體都虧損,138 戶風電企業中虧損面達25%,54戶水電企業中虧損面達30%。相關產業整體落后預算進度,科技環保產業盈利能力下降,煤炭產業出現虧損,煤化工、光伏、部分中小水電、中小煤礦等低效無效資產侵蝕利潤比較嚴重。集團公司與其他電力央企之間的競爭優勢進一步縮小,利潤總額、EVA、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指標已沒有優勢,實現“保A爭先”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以上內容節選自國電集團喬保平在2014年三季度經濟活動分析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