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朱明副司長:解讀“十三五”規劃背景下的中國新能源發展
2015-11-06
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瀏覽數:684
2015年11月5-7日,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在無錫舉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先生到會做《國家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主題報告。
2015年11月5-7日,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在無錫舉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先生到會做《國家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主題報告。
朱明發言全文如下:
今年是我國落實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謀劃十三五的關鍵一年,剛剛閉幕的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三五的規劃建議,五中全會明確了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我想和我們新能源行業全部都是緊密相關,無論是創新,還是協調,還是綠色,還是開放,還是共享,我們新能源行業都在其中。所以說十八屆五中全會應該說對新能源行業,可再生行能源行業的一個重大利好。
十三五規劃建議為中國的十三五發展建設指明了明確的方向,描繪了宏偉的藍圖,我們正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的精神,包括規劃建議的精神,抓緊完善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能源發展的十三五規劃。
借此機會,大家可能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規劃,以及能源發展規劃,大家都是非常關心的,因為涉及到未來五年的戰略布局,或者更遠一點,2030年,2050年布局的安排,我想大家都非常關心,所以我簡要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以便于大家更好的發展。
當前隨著國際社會對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的日益重視,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全球的一致行動,這等于是全球已經有共識。并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戰略。歐洲、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已經實現了新能源的規模化開發利用。
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甚至沙特、阿聯酋化石能源豐富的國家,也在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隨著先進的技術不斷發展應用,新能源的經濟性明顯改善,風能、光伏等發電價格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發電的價格日趨接近。在歐美等國家已經成為重要的能源供應來源。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首先是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到2014年底我國的商品可再生能源供應總量約4億噸標準煤,占全部能源消費比重的9.4%,其中風電并網裝機9637萬,光伏2805萬,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利用規模約3300萬噸標準煤。
預計今年年底水電的裝機容量將達到3.15億千瓦,風電的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4300萬千瓦,這也和在座各位企業家、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們的光伏到年底超過德國,達到4300萬千瓦。但是我們要看到,我們的風電、光伏的裝機容量雖然全球第一了,但是我們實際發電量跟發達國家比還是有差距的。
新能源發展第二方面是新能源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風電設備的關鍵零部件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多家企業在6兆瓦大型風電產品生產能力已經具備,光伏發電技術進步更加顯著。多晶硅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16%以上,光伏設備的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量穩居世界首位。
第三是政策支持和行業管理體系日趨完善,陸續出臺了光伏電站、垃圾焚燒發電,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電價政策,以及分布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發展。
雖然我們十二五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裝機容量在世界各國中處于領先地位,但同時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首先是發展任務十分艱巨,我國政府先后將國際社會莊嚴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到2030年要達到20%。要實現2020年15%的目標,未來五年風電和光伏發電每年均需要投產2000萬千瓦以上,這是保底的數據,要不然我們就完成不了15%和20%的目標。
這就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和廣大企業付出更大的努力,進一步加大產業基金的投入,我們國家能源局也將密切關注產業發展的態勢,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助推產業發展,今天下半年在年初基礎上,我們又增加了530萬千瓦的裝機規模,所以考慮到十三五要開好步的問題,另外現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政策也特別重,所以特別增加了530萬千瓦,在十三五開局之年詳細規劃好。
其次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新能源相關研究投入不夠,研究力量比較薄弱,尚未形成產學研用一體的多層次的技術研發體系,核心技術依靠國外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所以我們行業內都是同行,國外在新能源技術發展方面,它投入的研發,新的轉換效率的提高都在不斷地加強,所以我們必須要看到,我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閱讀上文 >> 天氣險:可再生能源避險新選擇——訪瑞再企商保險董事總經理佟岳(Juerg Trueb)
- 閱讀下文 >> cwp2015:采訪無錫寶露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志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