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在京舉行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開幕式。本次論壇還同期舉辦了“一帶一路”區域合作高峰論壇和“新媒體、新技術”論壇兩大分論壇。
圖為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現場
在論壇開幕式的一開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首先宣讀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為論壇發來的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說“絲綢之路”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中國愿同沿線國家一道,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和平絲綢之路”,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
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同20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協議,同“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共同建設了46個境外合作區,為當地創造6萬個就業崗位。2015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近150億美元。
能源也是“一帶一路”戰略中非常重要的話題之一。在“一帶一路”區域合作高峰論壇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就特別提到了光伏空調,由此引申出了格力作為一家制造企業近年來進軍新能源的初衷和想法。
而除了這位能源業的“闖入者”,其它老牌能源企業也紛紛發表了對如何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規劃和想法。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林芝在會上表態,“生物質發電產業是精準的產業扶貧,是綠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凱迪將帶著它走向‘一帶一路’”。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副總經濟師王禹在現場介紹,目前三峽集團在“一帶一路”沿岸的20個國家有40個項目,合同總額存量達60億美元,據規劃,到2020年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將有半個三峽的總裝機量。
作為一家實踐“一帶一路”戰略的民營企業,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孟繁明在現場表示,該公司現已定位為“國際能源投行”,通過投行的手段來整合國際能源股權,從而實現國家的能源安全戰略和民企實業報國的理想。
三峽集團副總經濟師王禹發言講到:
三峽集團是因建設三峽工程而生,逐步發展起來的集團公司,并把清潔能源開發作為公司主要的使命。
三峽集團所擁有的發電設備、發電廠都是以水電為主,目前水電占比90%,風電占比10%。三峽工程本身的裝機容量是2250萬千瓦,三峽集團現擁有總權益裝機容量達6511萬千瓦,總資產6100億元人民幣。2015年三峽集團整體營業收入635億元人民幣,利潤總額346億元人民幣。三峽集團是一個典型的實力強而規模不是很大的企業。更難能可貴的是,到去年年底,三峽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只有45%。
國內的清潔能源開發度應該說也趨于飽和。因此,三峽集團在海外,積極實現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這既是響應國家倡導的需求,也是三峽集團發展的內生需要。到目前為止,三峽集團旗下既有做EPC的承包公司,也有投資公司。
目前三峽集團在“一帶一路”沿岸的20個國家有40個項目,合同總額存量達60億美元,這是做EPC總承包的內容。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以投資為主,目前總的投資項目有20個,總投資額預計200億美元,主要分布在以緬甸、老撾、印尼為核心的東南亞市場,以巴基斯坦、尼泊爾為主的南亞市場,還有包括以肯尼亞、剛果(金)和幾內亞為投資方向的非洲水電市場。
除了“一帶一路”以外,我們在歐洲,還有南美也有這樣的機遇。三峽集團在歐洲并購了很多項目,占葡萄牙電力公司股份的21.35%,是它最大的單一股東。在巴西通過并購一些大的水電站項目,現已成為巴西第二大非巴西國有的發電企業。同時,今年成功在德國并購了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資金達100億。
據規劃,到“十三五”結束后,我們可以完成300萬千瓦的裝機和900萬千瓦的在建項目,屆時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有半個三峽的總裝機。我們的愿景是打造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同時主動實現對 “一帶一路”的倡導和帶動國際產能合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