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是否是危言聳聽呢?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也告訴記者,長期來看,倒閉的企業可能會更多,而可能導致大批企業倒閉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我們將來、未來有個三五家企業就夠了,但現在不是這個樣子,現在我們有70多家企業在做,并且好多地方都在打造風電基地。”
李俊峰告訴記者,早在2004年,中國風機產業就走上了瘋狂擴張之路,從2004年6家猛增至現在的70多家,企業數量增長10倍以上;風電的裝機容量也從2002年前的46.8萬千瓦,迅速發展到2008年底的1200萬千瓦,7年足足增長了25倍。風電迅猛的發展速度,也讓2007年國家頒布的:到2020年實現3000萬千瓦的遠期目標,僅僅2年后就顯得不合時宜,因為明年,國內風電的發展就有可能突破這一目標。
李俊峰:“當然你現在可能笑這樣一個目標當時為什么定這么小,你想當時05年的時候,我們只有50萬千瓦,我到2010年用5年的時間我漲10倍,我搞到500萬千瓦已經很高了,當時德國只有1500萬千瓦,我們說到2020年我們搞到3000萬千瓦,比德國的目標翻上一番,覺得目標也很高了,但是發展的很快。”
短短三四年的時間,這個當時看來很高的目標已經近在咫尺,國內風機產能也從供給不足迅速演變成產能過剩。目前不僅風機行業產能過剩,就連上游的發電機、變速箱等配套企業,也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競爭在加劇。采訪中,記者也找到了國內風機槳葉的領頭羊企業——中復連眾,他們告訴記者,這兩年新冒出了很多競爭者。
中復連眾(沈陽)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楊濤:“我們公司調研結果應該在50家以上,從前兩年開始逐漸開始進入的。”
記者:“你們感覺到這個競爭激烈嗎?”
劉楊濤:“我們已經感覺到了,感覺到了一定的壓力。”
風電是未來的清潔能源方向,為什么會存在發電設備過剩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風能發電,成為繼美國、德國、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風力發電國家。而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本身并不存在過剩一說,過剩的是風力發電的設備。既然風電是未來的清潔能源方向,為什么會存在著發電設備過剩的問題呢?

圖片02: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記者,長期來看,可能導致大批企業倒閉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由于應對金融危機,大家找不出更多的靈丹妙藥,就把新能源作為一個拉動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引擎,會帶領經濟走出危機走出低谷,現在大家都把它作為一個發展方向,這就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