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按照規定美國貿易代表處最后答復時期是10月24日,這正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沖刺階段,政府面臨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中方是不是還會跟美方展開進一步的溝通和磋商,您預計最后是什么結果? [19:39]
[張國寶]:另外,我也想告訴新聞界朋友們一些數據。像我們中國風力發電當中的變頻器大部分采購美國的超導公司、艾美森(音)公司,從2007年以來,我們向超導公司采購的變頻器金額達10億美金。其中僅華睿公司一家,就從它那兒采購了8.8億美金的風電變頻器的零件。除了超導公司、艾美森(音)以外,像美國的鐵姆肯(音)公司,這是一家主要生產風力發電軸承的企業,我們中國的絕大部分的風力軸承都是從國外采購的,其中也有很多采購美國的鐵姆肯(音)公司。這家公司2008年準備在中國辦廠,在中國的湘潭建設一個鐵姆肯(音)獨資或者合資的企業。風機同樣要潤滑油,我們大部分采購美國的埃克森莫貝爾(音)公司,包括道化學(音),這些公司都向中國的發電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以2009年為例,中國風電市場,特別是零部件的市場總額大約在850億人民幣左右,這850億人民幣當中其中有21%是采購于國外的,我覺得這個數字足以說明中國風力發展并不是大家所說的那樣,全都是中國自己制造的東西,相反給國外提供了大量的向中國出口的東西。而相反,就剛才我講的,可能是美國人看的很多,實際上中國往美國出口什么東西了呢?就三臺風機,這就是我們的業績。如果我提供的數據是事實,應該被起訴的是美國,而不是我們。 [19:38]
[張國寶]:我也和你一樣在思考這些問題,比較準確的掌握了一下,我們中國到底向美國出口了新能源的什么產品?根據我掌握的資料,在座的包括美國的媒體朋友,中國截止到目前為止只向美國出口了三臺風機,這是我們的業績。而美國的GE公司2005年向中國出口的東西是8萬千瓦,到了2009年經過四年增加了4倍,2009年光是GE公司向中國出口的風機是34萬千瓦,如果累計數的話,GE公司一共向中國出口了113萬千瓦,英文應該是1130MW。給中國出口了這么多的風機。 [19:38]
[中國日報社記者]:您怎么看這個事情對國內新能源企業的影響?因為近些年來我們國際貿易摩擦越來越多,長遠來看國內新能源真正做大做強,應該怎么面對越來越多的國際摩擦呢? [19:37]
[張國寶]:對于美國的起訴書我也看了一下,他列舉的數據我不知道他通過什么渠道得到的,但至少他在起訴書當中有些用詞是模棱兩可的,“據說”,這個“據說”到底對不對、依據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要說的是,我不知道美國政府對新能源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據我從公開的媒體上看到報道,奧巴馬宣布對美國新能源600億美元的補貼。從今年的執行情況來看,美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支持補貼美國的新能源,其中包括財政用現金支付美國的新能源企業。我從有關資料上看到,美國現在1-9月份已經通過現金支付的方式給美國的新能源企業提供了46億美元的補貼。現金補貼是什么規定的呢?在2010年的年底之前,開工建設的美國新能源企業,可以得到美國政府最多不超過30%的現金的資本的補貼,這46億美金當中有30億是補貼給了美國的風電企業。而我知道的中國各個方面的,包括中國在稅收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補貼,總額也是微乎其微,使我想到中國一句話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為什么美國補貼就是合法的,中國就不行,更何況現在沒有完全掌握中國到底補貼了什么,很多都是臆想的猜測,我剛才講到美國在起訴書上用了“據說”這樣的字眼。 [19:36]
[新浪網記者]:他們起訴書里提到了我們有比較大額的補貼,對于我們也有一些企業家表示說他們也沒有得到,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 [19:33]
[張國寶]:大概的過程,我先給大家介紹這些,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我很愿意跟大家交換意見。 [19:33]
[張國寶]:在這之前雙方就新能源進行對話,也許可以對情況做一些更多的溝通,所以我提出14日。一直到10月12日,美國通過美國大使館的商務處反饋給我們消息,說14日不行,又不愿意對話。14日不行以后,15日就看到報紙了,美國貿易代表處在15日決定對中國的新能源進行301條款的調查。從整個時間的流程過程來看,我感到非常的詫異。我也在想,美國到底想得到什么?他們想得到一個公平貿易,還是想得到一個真誠的對話,還是想得到透明的信息?從我給大家介紹的過程來看,我看這些都不是,美方好象更多的愿意得到選票。這件事情原來是政府之間磋商的事情,既然他已經決定對我們進行新能源的調查,這個過程也應該透明的告訴媒體,包括告訴我們美國朋友、美國的新聞媒體,我講的是不是實話,你們也可以向美國大使館的商務處進行核實。 [19:33]
[張國寶]:9月9日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起訴書,對中國新能源政策體系質疑,我們超額的補貼影響了他們的就業。我們在9月份的時候,商務部王朝副部長帶領的一個代表團到美國進行中美商貿磋商,磋商當中美方提出來希望和中國的能源部門進行視頻對話,就新能源問題。我接到信息以后,和我的同事進行了研究,很快地反饋給美方,我認為這是好事情。因為通過雙方的對話,可以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交換雙方的信息,可以更多的理解對方的立場,盡管我沒和美國人搞過視頻對話,這也是一個新事物,可以嘗試,我和我同事講,既然是視頻對話我們就應該更加透明,也可以請媒體的朋友,如果美方愿意的話,可以請媒體列席,聽聽我們各自講的道理。很快把信息通過美國大使館的商務處反饋給了美方,最初美方提出來的對話日期是10月12日進行視頻對話,我們接受日程安排。這個信息我們在中國的國慶長假日之前就已經反饋了給了美國大使館的商務處,但是后來美國大使館商務處又回復我們說,12日不行,不能在12日對話,因為他們11日放假。我聽了以后,感到莫名其妙,我說11號放假怎么12號不能對話,當然我知道美國人對休息的權利比我考慮的更加多一點,但是12號不放假,為什么不可以,這也讓我很難接受,但是他們既然說了我們就接受了。后來我說改14號行不行,為什么我提14號呢?眾所周知15號-18號是五中全會召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我也想參加,如果14號不能對話又要延長到18號以后,根據當時的信息美方大概要在19號、20號左右決定是否對中國的新能源進行301條款的調查。 [19:31]
[張國寶]:今天是星期天,本來大家應該是休息的時間,因為我現在正在參加五中全會,還沒有閉幕,明天晚上我還和賈慶林主席出差到南寧,因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是在南寧舉行,明天就要走,然后回來又不知道等到哪天,我想利用今天晚上的時間麻煩媒體朋友們來這里聊一聊。10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處決定對中國新能源進行調查,我看到信息以后自己也很多的想法,也想跟媒體們交換一下我的看法,因為這些事現在社會越來越透明,越來越信息化,應該叫美國的記者也來,不光是給中央的媒體,而且是一個很公開的事情,讓大家看看這個過程和事實。 [19:30]
[主持人]:今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接受中央電視臺、廣播電視臺、新華社、人民網、美聯社、紐約時報、中國日報、新浪網聯合采訪,趕上周末,也感謝大家的到來。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