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河池市統計局發布2025年1-2月河池市清潔能源發電量簡析。
內容指出,2025年1-2月,河池市規上工業發電量34.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5%。清潔能源發電總量3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9%,占全市總發電量的96.2%,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水力發電量31.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6%;風力發電量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太陽能發電量0.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分別占全市清潔能源發電量的94.3%、4.1%、1.6%。
分類型發電情況看,去年同期受寒潮環流影響風速異常偏高,自2025年以來,短期內風速分布不均情況較多,多為靜風日。受風速下降等自然條件制約,風機出力有所減少,風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2月,全市風力發電量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
全文如下:
2025年1-2月河池市清潔能源發電量簡析
今年以來,隨著“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的推進,清潔能源正在逐漸成為電力系統的中流砥柱,全市清潔能源發電穩步提升。
一、總體情況
2025年1-2月,河池市規上工業發電量34.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5%。清潔能源發電總量3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9%,占全市總發電量的96.2%,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水力發電量31.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6%;風力發電量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太陽能發電量0.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分別占全市清潔能源發電量的94.3%、4.1%、1.6%。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399家,有電力生產的企業39家,其中清潔能源發電企業24家。
二、分類型發電情況
(一)水力發電。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龍灘庫區水位保持較高水平,龍灘、巖灘等大型水電站發電效率提升,天峨縣、大化縣繼續領跑水力發電。1-2月,全市水力發電量31.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6%。
(二)風力發電。去年同期受寒潮環流影響風速異常偏高,自2025年以來,短期內風速分布不均情況較多,多為靜風日。受風速下降等自然條件制約,風機出力有所減少,風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2月,全市風力發電量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
(三)太陽能發電。在太陽能發電工作原理中,光伏組件在15-25攝氏度時效率最高,過高或過低溫度均會影響發電量。2025年初,全市氣溫較同期更為穩定,無極端低溫如霜凍,或高溫天氣,光伏系統運行更穩定。1-2月,全市太陽能發電量0.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
三、發展趨勢
河池市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氣候特征,對清潔能源發電(尤其是水電、風電、光伏)的影響較大,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一)降水季節分布不均。在豐水期(4-9月),受夏季風(西南季風)和臺風影響,降水量占全年70%以上,尤其5-8月為暴雨多發期,河流徑流量大,水電發電量顯著提升。到了枯水期(10月-次年3月),冬季降水少,河流進入枯水期,水電出力下降,依賴水庫調節能力。
(二)風速變化與日照影響。風速變化對風力發電的影響:冬季(11-2月)受北方冷空氣影響,風力較強,風電出力可能增加;夏季風力相對較弱。日照情況對光伏發電的影響:夏季(6-8月)日照時間長,但多云雨天氣可能削弱實際發電效率;冬季(12-2月)晴天多但日照時長縮短,發電量略降。
(三)溫度波動。夏季高溫會影響光伏組件效率(溫度每升1℃,發電量降約0.4%),但總體影響小于降水因素。
從以上三個特征來看,第二、三季度,水力發電進入高峰期,若降雨量正常,水力發電量可能環比增長;風電、光伏受夏季光照和風力條件支撐,保持平穩。整體清潔能源發電量或達年度峰值。第四季度,水電因枯水期回落,但風電可能因冬季風資源改善而補位,若光伏項目新增并網,可部分抵消水電下降,總體發電量將呈回落態勢。
四、建議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更好推動河池市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發改、工信、水利等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抓好綠色低碳生產清潔能源工作。一是加強流域水情預測,優化水庫調度。加密水文站點布設,升級監測設備提升數據實時性。二是強化電網基礎設施,推進新能源配套儲能設施建設,推動“源網荷儲”協同發展。三是加強設備冬季防寒防凍措施。冰凍災害等極端天氣會導致風力設備的風機葉片覆冰停機,或大風超限觸發安全保護停機。四是加強生態保護與公眾參與。清潔能源源于大自然,要嚴守生態紅線,共同創建“綠色河池生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