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任國家能源局局長 努爾·白克力
如果國網不像謠言所說那樣易人,努爾·白克力的上任,似乎對國網機會更大些。劉振亞和努爾·白克力有多次會談,最近一次是2014年的12月12日。彼此印象應該都不錯。
2014年年末65歲的吳新雄到站退休,53歲的努爾·白克力即將進京接棒,能源界、電力界人士對這位少數民族的新任能源局局長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說起國家能源局這個部門,網友往往不懷好意地笑笑:2014年,國家能源局做了不少業務工作,但最招眼球的,卻恐怕是從2013年延宕至今的人事大地震——在中央的強力反腐下,該局一半司長被帶走。最后,一場換帥大戲,為該部門的2014年畫上句號。
為什么是努爾·白克力當第四任國家能源局局長?
這一人選,給人的遐想空間較多。不少人認為:這一人事安排其實頗具邏輯合理性。
熟悉能源和新能源及其消納。新疆自治區是我國最著名的能源富集區域:石油、煤炭預測資源量,分別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0%和40%;而被寄予傳統能源轉型厚望的天然氣,則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4%。另外,在清潔能源中最具前景的風能和太陽能,新疆的可利用量也居全國前列。毫無疑問,在這片能源熱土上浸淫多年的努爾·白克力,熟悉各種傳統能源和新能源。
更易貫徹習大大的“一帶一路”戰略。有人認為,努爾·白克力此次被調入京,更為關鍵的原因,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這“一路一帶”中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炙手可熱。此中,新疆具備的地緣優勢非常突出,其地處亞歐大陸中心,“絲綢之路”北、中、南3條通道貫穿其中,擁有17個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和2個航空口岸,是我國“向西開放”的第一門戶。
另外,新疆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多元文化交匯點,具有其他區域無可比擬的獨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國際間合作的人文優勢。這種形勢下,新疆提出加快推進“五個中心、三個基地、一個通道”建設。即把新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以及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這個新戰略中,幾乎所有內容都和能源產業緊密相關。
相對比較年輕。相對前任們,努爾·白克力的優勢顯而易見:他年輕,53歲的他,距離正部級退休年齡還有12年,騰挪空間巨大。對能源這種戰略周期很長、政策穩定性持久的行業,這一點非常重要。
努爾·白克力能帶給兩大電網什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