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行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2009年出口下降30%,產量下降10%,利潤下降40%。進入2010年,玻璃纖維行業已走出谷底,4月份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21.52萬噸,接近金融危機爆發前最高月產量。1~4月份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79.6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8.3%;其中池窯紗產量63.2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8.5%;坩堝紗產量16.4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巨石、重慶國際和泰山玻纖3大企業集團1~4月份玻璃纖維紗產量增長13.4%。
玻璃纖維行業出口并沒有完全恢復。1~4月份玻璃纖維制品出口38.8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6%,仍比前年同期下降6.6%;出口金額5.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1%,仍比前年同期下降16.7%。玻璃纖維行業對出口的依存度接近50%,3大企業集團更是在70%以上。玻璃纖維制品出口恢復增長,但并沒有達到金融危機爆發前水平,特別是出口離岸價格從每噸1500多美元下跌到1300多美元,3月份當月玻璃纖維制品出口11.59萬噸,接近金融危機爆發前最高水平,但價值量卻少了2000多萬美元,出口金額仍比前年同月下降12.2%。4月份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雖然已接近金融危機爆發前最高月產量,但銷量并沒有恢復最好水平;全國玻璃纖維紗平均出廠價格雖然在每噸6000元價位上穩住陣腳,相對金融危機爆發前7000多元的價格還是低了1000多元;行業利潤扭轉了去年的下降局面,但也沒有恢復到2008年水平;行業領頭羊3大企業集團產量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新世紀以來,我國玻璃纖維行業長足發展,玻璃纖維紗產量和生產技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發展中的問題是過于倚重出口,國內下游產業消費不足。反觀平板玻璃行業,由于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家扶植新能源產業的拉動,其下游產業技術玻璃工業增加值在2006年超過平板玻璃,2009年技術玻璃制造業工業增加值是平板玻璃的2倍。今年我國平板玻璃出口仍在繼續下降,但平板玻璃行業的產量、銷售、價格和經濟效益都已恢復。我國玻璃纖維制品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產業,相對于強大的玻璃纖維紗生產過于弱小,2009年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工業增加值只有玻璃纖維的75%。解決玻璃纖維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必須大力發展制品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產業,提高國內消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