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全面完成我國玻纖行業“十一五”規劃目標,謀劃“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鞏固擴大應對金融危機成果,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一年。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復雜的經濟環境中,我國經濟將同全球經濟一道進入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格局將會進行深入調整,中國玻纖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以大力發展玻璃纖維深加工業為契機”正在成為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的主線。2010年一季度我國玻纖行業形勢繼續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預計總體將好于2009年。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經濟中速平穩增長將是后危機時代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一、行業產銷形勢
1.生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受出口大幅下降影響,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自2008年四季度開始直線下降并出現負增長,2009年7月降為全年最低點,月產16.90萬噸。進入2010年,隨著世界經濟恢復性增長和國內經濟回升向好,我國玻纖產量穩步回升。一季度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為58.22萬噸,同比增長11.1%,其中池窯玻璃纖維紗為46.6萬噸,同比增長15.8%。
2.工業產值穩步增長,企業效益明顯提升:1~3月份,全行業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0.72%,實現工業產值188.71億元,同比增長40.30%。玻璃纖維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2.74%,比去年同期的92.11%提高了0.6個百分點,全行業銷售額175億元,同比增長41.25%;預計實現利潤總額10億元,利稅總額16億元,高于去年同期3倍。
二、進出口貿易情況
1.進口數量增加
1~3月,我國玻纖及制品累計進口數量5.73萬噸,同比增長74.34%,進口商品金額1.94億美元,同比增長58.71%。受汽車、電子、化工、風能等領域市場需求增長影響,在進口商品中,玻璃纖維機織物(電子布類)、玻璃纖維粗紗、粗紗機織物、短切玻璃纖維進口量有所增加,電子布市場看好(見表1)。
2.出口數量增多,外貿市場逐步走出低迷狀態
2010年1~3月,我國玻纖及制品累計出口數量28.3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5.75%(見表2)。自2008年四季度我國玻璃纖維出口一路下滑,2009年全年出現負增長,直至2010年1月份我國玻璃纖維及制品出口增長率止負為正。月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呈增長趨勢,外貿市場正在逐步走出低迷狀態(見圖2)。
三、上半年特點
1.市場需求復蘇,池窯產能恢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協會提出全行業限產保價措施,企業采取停窯、冷修等應對措施。隨著世界各國采取救助措施全球經濟呈現逐步復蘇。自2009年7月以來,全行業冷修、改擴建池窯拉絲生產線點火11座,產能42萬噸,其中新增中堿池窯拉絲產能6萬噸。目前在產池窯生產能力超過210萬噸,其中中堿池窯拉絲生產能力17萬噸,池窯拉絲生產能力已超過金融危機發生前。新增中堿池窯拉絲能力,將會進一步擠壓中堿坩堝法的市場空間。中、無堿玻璃球雖銷售形勢轉好,但后市乏力,成本不斷增加,價格低迷,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玻璃球生產企業望球興嘆。
2.外貿出口仍處于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