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日前舉行的行業信息發布會上分析說,雖然上半年鋼鐵出口大幅增長,但是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3.47%,低于我國工業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全行業仍處于低效益的狀態;下半年中國鋼企面臨成本上升、價格下降雙重壓力,形勢嚴峻。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生產粗鋼32317.2萬噸,增長21.09%。上半年粗鋼平均日產178.55萬噸,增長14.77%,相當于年產粗鋼6.5億噸的水平,呈鋼鐵生產高增長的態勢。
羅冰生說,中鋼協對78戶大中型企業進行統計,6月末企業鋼材庫存1030.11萬噸,比年初增加290.47萬噸,增長39.27%;鋼坯庫存367.34萬噸,比年初增加74.48萬噸,增長25.43%。對我國22個大中城市、5個主要鋼材品種的社會鋼材庫存進行統計,6月末鋼材社會庫存1080萬噸,比年初增加275萬噸,增長34.16%。這種情況說明,在鋼鐵生產總量高增長的情況下,全社會已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并促使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由升轉降,加上鋼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效益明顯下滑,有的甚至虧損并開始減產。
今年初以來,鋼鐵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11.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5.35美元/噸,上漲46.42%;其中6月份高達139.8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71.72美元/噸,上漲105.27%。中鋼協對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進行統計,1~6月企業實際采購成本中,煉焦煤同比增長31.6%,噴吹煤增長21.3%,冶金焦增長17.9%,國產精礦粉增長45.8%。
另一方面,4月下旬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不斷下跌,目前雖有所反彈,但仍處于低價位狀態。面對鋼鐵生產成本上升和鋼材價格下降的雙重壓力,將進一步壓縮鋼鐵生產企業的盈利空間,形勢相當嚴峻。
羅冰生說,從鋼鐵行業的發展看,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是全行業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根本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