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電監會編制發布了《2010年度發電業務情況通報 》(以下簡稱《通報》),詳細反映了2010年電源發展、電源結構、發電市場分布、生產運行、重組并購、相關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以及“十一五”期間電源發展及結構的總體情況。
《通報》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得到了快速發展,與2005年底的51718萬千瓦相比,5年累計增長86.86%,5年累計凈增容量44923萬千瓦;年均增長13.32%,平均每年凈增容量8985萬千瓦。截至2010年底,全國有華北、華東、華中三個區域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南方區域達到1.7億千瓦,西北和東北區域裝機容量也都接近0.9億千瓦。
2010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5031小時,比上年提高166小時,也是2004年以來火電設備利用小時的首次回升。在各省(區、市)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高于5200小時的省份有寧夏(6168小時)、江蘇(5647小時)、青海(5615小時)、貴州(5560小時)等10個省(區),基本都集中在東、西部火電機組比例較高、或者水電出力下降較多的省份。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偏低的省份主要有福建(4300小時)、黑龍江(4385小時)、江西(4392小時)等省(區),其中,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是水電機組比重較高的省份,而內蒙古火電利用小時數僅為4562小時。
《通報》顯示,“十一五”期間,電源工程建設投資明顯向非化石能源發電領域傾斜。水電、核電、風電合計完成投資占電源投資的比重從2005年的29%持續提高到2010年的63%,火電投資完成額由2005年的2271億元快速減少到2010年的1437億元,下降36.7%。
《通報》首次對全國發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