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發展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資源不平衡分布、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環保問題已引起全球關注的背景下,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承載著降低能耗、科學發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推動新興產業技術進步的使命。2010~2012年,發展智能電網已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戰略選擇。
2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指出,在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要完成電網投資超過3000億元。這種投資力度,被關注智能電網建設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國家電網公司正全力推進智能電網建設。
來自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市開展了29類共287個智能電網試點項目建設,已建成投產25類試點項目中的238項。這些項目,包括發電、輸配電、用電等各個環節。以上海為例,目前,已全面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10多項試點工程建設,包括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智能用電樓宇試點、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以及智能電能表推廣等。而江蘇、浙江、山東、重慶等省市也都在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布局。
5383億千瓦時 清潔能源年消納增量明顯
智能電網建設,所承載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清潔能源與分布式電源的消納。
4月3日,位于河北張家口張北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連續安全運行100天,累計發電超億千瓦時。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該工程的順利運行標志我國智能電網在大規模新能源接入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據介紹,該工程一期建設風電10萬千瓦、光伏發電4萬千瓦,儲能電池2萬千瓦,配套建設風光儲輸聯合控制中心及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該工程運用了風電、光伏以及儲能系統的多種發電組合模式,并采用了清潔能源接入電網的智能優化運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