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一輪大部制改革方案,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電監會)可能將被并入國家能源局。
本報記者3月4日從多個可靠渠道獲悉,國家電監會或并入國家能源局,組建新的國家能源局的方案已通過十八屆二中全會討論,將提交3月5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審議。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組建后的新的國家能源局,將升格為正部級,但仍然歸國家發改委轄下。
按照程序,如果全國人大審議通過該方案,中編辦將制定相關的“三定”工作方案。上述消息人士表示,重組后,國家能源局編制將增加,內部官員職級也將相應調整。現任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可能是新的國家能源局局長的熱門人選之一。
國家電監會一位內部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證實,“上述重組方案已經確定,不過電監會內部尚未傳達相關文件和安排。”
前述消息人士分析,電監會與能源局合并重組后,能源監管的職能范圍可能從電力行業擴展到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各個領域。“屆時在機構設置上,有可能在能源局下設立多個監委,分管各行業的監管。”
當前,能源政策和監管職能分散在國家能源委、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環保部、電監會、安監總局等10多個部門。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華集團等大型國有能源企業也承擔部分政策性職能。
基于能源領域這種政出多門的碎片化管理現狀,近年來關于組建“大能源部”的呼聲高漲。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去年9月向高層提交的一份報告中,也提出重新組建能源部的建議。
而按照上述的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電監會與能源局重組后并未成立獨立的能源管理部門,使得外界寄望甚大的組建“大能源部”的設想,可能再度落空。
消息人士分析稱,雖然獨立的能源部一時未能組建,但新的國家能源局如能升格為正部級,則能源局編制將增加,行業管理能力會有提高,不失為向著“大能源部”方向邁出過渡性一步。目前的國家能源局機關行政編制僅有112名。
此次的改革方案,與外界期待差異較大的另一點,是重組后的能源行業管理和監管機構未能實現分立。“這表明國家能源監管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采用政監合一的模式。”前述國家電監會內部人士表示。
目前我國的能源監管機構設置中,只組建對電力行業監管的國家電監會。能源市場監管力量不足造成諸多亂象。電監會雖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但由于沒有價格管理、投資審批等核心職能,因而成立10年來一直面臨監管乏力的窘境。
“電監會成立后,國務院沒有賦予很大的權力。這次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實際上是撤銷電監會,健全國家能源監管系統。除電力之外,能源監管還需要擴大到油氣、煤炭領域。”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