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并網風電世界第一,國家電網經營區域風電利用小時數與歐美國家大體相當。
2005年11月,世界風能協會主席麥卡特在南京參加一個綠色能源論壇時表示,中國發展風力發電大有可為。
2007年10月,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和世界風能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在全球風電市場未來發展中扮演領軍角色的13個國家之一。
2012年5月,世界風能協會秘書長格森格在北京出席活動時表示,全世界范圍內,中國利用風能總量的排位是第一名,其后是美國、德國和西班牙。
歷史見證著成長。回顧國際評價演變史,不難發現:中國實現了后來居上。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清潔能源裝機超過3億千瓦,占總裝機比例達到28%。其中,風電并網裝機達到63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風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一舉超過了核電。幾年間,光伏發電裝機也由基本空白增長到700萬千瓦。
近期有媒體報道,我國風電發電量僅占全部電力消費量的2%,較丹麥等國20%的比例仍有巨大提升空間。但是,如果據此推導出,由于中國電網不給力,導致我國新能源并網落后、成績不佳則是錯誤的。
一方面,中國是世界第一電力生產大國,我國風電電量仍然雄居世界第一。這個比例在美國也僅僅超過了3%。根據國家能源局2012年7月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投入運行的風電裝機將達到1億和2億千瓦,風電發電量將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和5%。
另一方面,丹麥國土面積不足5萬平方公里,與幅員遼闊的中國沒有可比性。面對復雜的國情,我國用5年時間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實現了趕超。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調度范圍內風電并網容量5676萬千瓦,是2005年的58.5倍,年均增速達到78.8%。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33萬千瓦,“十二五”以來年均增速達到372%。2006年~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風電利用小時數分別達到1917、2015、2004、1993、2095、1928、1903小時,與歐美國家大體相當。
電網是各類能源轉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臺。在消納風電上,跨區消納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2012年4月26日,蒙西電網風電日發電量占比達到28%,其中三分之一風電電量由華北電網吸納。2012年5月14日,蒙東電網風電日發電量占比達到72%,其中二分之一風電電量由東北三省電網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