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華銳風電和天豐節能相繼陷入“財務造假”風波,身為兩家公司審計機構的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利安達)或難逃監管嚴查。
作為監管部門目前唯一公開點名的IPO抽查企業,天豐節能已被立案調查,據消息人士透露,其原因為隱匿會計憑證、銀行對賬單無法與之匹配。
“銀行對賬單無法與之匹配,肯定是審計機構自身存在失職。”北京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士告訴記者,“現場審計都需要把銀行對賬單和會計做賬記錄對下,或直接向銀行發函證確認銀行賬戶的余額,這個是必要的審計程序,不做就是重大漏洞。”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如果對不上,可能是企業外掛賬戶或該筆賬款是虛假的,審計機構很明顯就能看出來,按理不應出現這么低級的失誤,除非審計機構沒查該項內容,或者配合企業做賬。”
5月15日,記者以擬上市企業身份致電利安達業務部門,但對方一聽是咨詢IPO審計業務便果斷掛掉電話。記者隨后再度致電該部門,均未獲回應。
IPO客戶涉“假”殃及利安達
2013年3月7日,華銳風電公告稱,上市當年(2011年)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會計差錯,涵蓋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凈利潤等四個方面。
及至4月20日,進一步自查公告顯示,華銳風電2011年營收(合并利潤表)中追溯調整額高達-9.29億元,對應的營業成本、凈利潤追溯調整額亦分別達到-6.57億元和-1.76億元。
“涉及這么大筆的財務調整,公司上市首年粉飾業績目的明顯。”前述審計人士向記者分析,“對于提前確認收入的說法,雙方合同上標注得很清楚,審計機構在核查收入確認條件時候,也應該查看吊裝完成后客戶方的認可文件,除公司會計部門提前確認失職外,審計機構也應負有部分責任。”
與粉飾報表的說法相對應,華銳風電上市后業績出現大幅變臉,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凈利潤較同期分別下滑72.84%(追溯后將進一步下降)、197.31%和968.86%。
5月15日華銳風電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代理總裁尉文淵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代理總裁等一切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尉文淵在董事長任上時間還不到兩個月,外界紛紛猜測華銳風電高層動蕩或與其財務問題不無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