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在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公布了一組風機質量的相關排名。他表示,這次排名綜合考察了2010-2012年連續三年全國風電設備使用調查結果。
國家能源局從2010年開始,委托中國風能協會對全國風電設備運行質量情況進行了調查。由于涉及風機質量等敏感問題,該調查歷年的報告都只限在行業內部發布。秦海巖并未透露調查報告的具體內容,他強調這是一份非公開報告。
“數據覆蓋面雖然較廣,但數據完整度不夠,可能不具有足夠的代表性。”秦海巖說。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則表示,風能協會幾年來探索對風電設備的質量進行監測評價。雖然不全面,但是邁出了第一步。今后國家能源局一定要制定一套辦法,來對不同的廠家、不同的技術、不同的資源,進行長期的監測,不斷地推出對產業的評價的一些指標。
中國風能協會的本次質量調查主要采用了三個評價標準,即機組可利用率、故障發生頻次和平均排除故障耗時。秦海巖介紹,機組可利用率綜合反映了機組設計、制造、服務與備件水平的管理,有助于宏觀把握風電設備的總體情況。故障發生頻次用于衡量該故障發生的頻繁程度。平均排除故障耗時聚焦于風電設備自身的可靠性,可以為機組的質量改進提供依據,從而降低故障再次發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