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工程的“指揮官”
在全景聯合控制室,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雷為民介紹說,風光儲聯合發電全景智能控制系統,是示范工程生產運行的控制中樞。全景智能控制系統猶如一個“指揮官”,在它的調控下,可實現電源企業和電網企業的互動。
全景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高精度的風能預測和光照預測數據,按照電網調度計劃要求,對風電場、光伏電站、儲能電站和變電站進行四位一體的全景監控,實現風儲聯合、光儲聯合和風光儲聯合等多種發電運行方式的組態、智能優化和平滑切換。
依托智能電網調度系統的D5000平臺,全景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捕捉到整個風、光、儲、輸和變電站的所有信息。據華北電力科學院副總工程師劉平介紹,常規風電場無法在統一的監控平臺上實現多種機型的統一調度和有功、無功的智能優化分配。而通過D5000平臺,完全友好的數據通信方式解決了不同廠家風機設備在信息互動、統一控制方面的難題。
高精度風功率預測系統能夠精確地預測每臺風機超短期及短期發電出力,并自動上報網調。根據電網負荷情況,該系統可隨時調用風電機組出力,像調整常規火電機組一樣方便,而且更快。不僅如此,該系統以后還能像抽水蓄能電廠一樣起到調峰調頻的作用,使風能、光能電源真正變成優質電源。
削峰填谷的儲能系統
在儲能電站,一排排電池柜整齊排列著,28萬節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正在調試中。這些電池可實現與上級調度的無縫對接,其運行狀態可通過全景智能控制系統進行監控。
儲能系統可實現平滑新能源發電的出力隨機波動,使風能、光能等新能源的發電特性達到或接近常規能源,能夠大幅降低新能源隨機波動時對電網的沖擊,具有跟蹤電網調度計劃曲線和削峰填谷等功能。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儲能電站裝機功率2萬千瓦,從降低系統技術風險、便于運維、提高經濟合理性和技術靈活性出發,采用1.4萬千瓦磷酸鐵鋰電池、4000千瓦鈉硫電池和2000千瓦液流電池,儲能總容量9.5萬千瓦時,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類型化學儲能電站。2011年6月20日,儲能電站開工建設。10月20日,鋰電池儲能系統完工。經過嚴密的測試和調試,鋰電池儲能系統已投運。
在國家風光儲輸示范電站,人們不僅能夠看到風光儲輸聯合運轉技術的先進性、創新性,還能感受到電網企業大規模接納新能源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