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風電是國電集團的一大特色,不知道在這方面,有何規劃?
朱永芃:一方面是提高風機的利用效率。全國棄風限電比較普遍,去年風電還有11%的限電率,但比前年已經進步很多,全國范圍內降了六個百分點。對于國電集團來說,在這方面加強了前期科研,同時在分布方面,盡可能做到合理、科學。
另一方面是關注海上風電。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前途廣闊的領域。我們國家海上風電,在5米到25米水深的地方,有將近2億千瓦的資源。另外,向低風速地區、負荷中心地區發展。三北地區等高風速地區,現在棄風情況就比較嚴重,但我相信會逐漸解決。當然風力發電中還有很多問題,希望有配套政策,在這方面加強。
中國能源報:水電方面是什么情況?
朱永芃:這是我們的一個重頭戲,也是目前要積極趕上的地方。
五大發電集團成立之初,國電集團的水電就少。現在,我們重點開發大渡河。此外,在西藏、云南等地,也都提前部署了。目前,大渡河流域的工作已經加快了,但也遇到限電問題。例如,裝機260萬千瓦的大崗山電廠,明年就要投產了,可電網到現在還沒有上去,所以很著急。
中國能源報:雖然清潔能源目前發展迅速,但是火電仍然是我國電力行業的老大,環境問題突出,在這方面又該做些什么?
朱永芃:國電集團跟全國一樣,火電機組占的比重比較大。
我們計劃,第一建大機組。例如,60萬千瓦以上的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現在集團正在開發泰州電廠二期項目,這是國家發改委的一個攻關項目,是兩臺百萬千瓦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高效燃煤發電示范項目,在國際上處于先進水平。如果成功,其煤耗將大大下降。
第二,對現有的煤電機組進行改造。近期,浙江省提出燃煤火電的排放要達到燃氣電廠的水平。這是一項革命性的措施。前段時間,我們想發展燃氣,但氣價和設備等方面都困難重重。最現實可行的就是對燃煤火電機組進行改造。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試驗了,通過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例如濕法除塵器等,沿海的一些電廠,有的已經達到了5毫克/立方米,大部分爭取達到20毫克/立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