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當前,全球90%以上的海上風電項目都建在北歐,但在未來10年里,如果能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我國的海上風電行業將改寫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版圖,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其實,我國已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到2015年,我國的海上風電規模將達到5吉瓦,相當于可以為540萬戶家庭供電; 到2020年,海上風電實現并網裝機30吉瓦。有專業解讀稱,要實現這個2020年發展目標就意味著,未來7年,海上風電復合增速為90%,遠超風電行業整體裝機增速,市場空間可達4500—6000億元。
然而,民諺說“櫻桃好吃樹難栽”,用這句話來形容海上風電行業上再貼切不過了。雖然上面所說的發展目標很宏偉,市場前景很廣闊,但現實的情況是,這個2011年《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發展目標幾乎已沒有實現的可能。因為,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還不足2015年規劃的1/10。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海上風電已建成裝機容量428.6兆瓦,僅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0.5%。2013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僅39兆瓦,同比降低69%。
實際上,海上風電發展緩慢并非中國個案。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史蒂夫·索耶(Steve Sawyer)表示,中國海上風電經歷的情況正反映著這個行業的全球態勢。
以大洋彼岸的美國為例,十多年來,海上風電都是美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熱議的話題,且已經規劃了十多處海上風電項目。但到現在為止,這些項目還都躺在圖紙上,尚未建成一個名副其實海上風電場。即便是推進速度最快的海角海上風電項目也正面臨著來自漁民、印第安部族和當地名門望族的反對。
在海上風電發展最成熟的歐洲,事情推進也并非一帆風順。從去年10月至今,已經有多家公司宣布放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或者縮減了開發規模。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的數據,當前歐洲正在運行的海上風電項目裝機總量為7.3吉瓦,尚在建設中的為4.9吉瓦。在歐洲的規劃中,到2020年建成4000萬千瓦、2030年建成1.5億千瓦的發展目標。
雖然近來關于海上風電的報道很熱,甚至風頭盛過了同根兄弟——陸上風電,但實際上它的體量還很小,僅占到全球風電裝機總量的2%。正如電影中的巨人往往都行動緩慢,海上風電是海中的龐然大物,要在潮間帶或者海上架設起來幾十層樓高的風塔、支撐著與飛機翼展長度相似的海上風機葉片轉動,這些都是耗資巨大、施工難度大的工程,推進速度也較慢。在我國,海上風電還要考慮臺風侵襲的因素,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東南沿海往往頻遭臺風襲擊,因此,海上風電機組必須具有抗臺風的能力,這也會增加建設難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