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欲下調或催生安全隱患
事實上,雖然部分風電開發商負擔較重,但風電有著諸多特殊性,所以行業潛藏的利益還是讓電力開發商們趨之若鶩。
據了解,發改委計劃祭出的“風電價格下調的設想方案”中擬定了新電價將在明年6月30日之后開始實施,這使得眾多開發商為了趕在價格下調前上馬,加快風電項目的開發力度。
有業內人指出:“企業爭相擴大電場規模,可能會引發風電市場的‘搶裝潮’,從而拉動整個產業鏈價格異動,同時也給風電產業發展埋下了隱患。”
上述人士表示,短期內市場需求劇增,風電設備價格快速上漲,風電設備制造商加班加點生產,在風電設備高產的背后,所生產出的設備質量引發業界的憂慮。
而也有業內資深人士擔心“搶裝潮會引發風電產業鏈供不應求。一些開發商為了盡快上項目,甚至開始向一些小廠商采購設備,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事實上,目前我國年均風電并網能力在1600-1800萬千瓦,已安裝的9000多萬風電項目中尚有1000萬千瓦項目未能并網。當前如果風電裝機容量短時間內出現大規模增長,將大大超出實際的并網能力,會使棄風限電更加惡化。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說,長期以來影響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不是并網難。而是集中大規模的風電“搶裝潮”,一旦發生了“搶裝潮”勢必造成短期內并網項目的劇增,對下一步風電并網帶來更大壓力,進一步加重棄風現象的出現。
據了解,2015年6月30日之后,風電建設行業必將迎來一個“低潮期”。建設市場的大起大落,會給風電產業帶來嚴重打擊。
“最令人擔憂的是,當前在中國霧霾肆虐的情況下,如果風電產業經歷了嚴重的打擊后份額遭到了縮減,污染嚴重的煤炭等能源就會將之取代,帶來的將是更多污染的排放,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了逆替代。”上述業內人士對新華能源記者表示,“我國歷史上鮮有機會在某個產業領域與世界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風電產業賦予了我們取得世界領先優勢的戰略機遇。所以對待風電價格調整一定要采取慎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