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簡述:
近日,媒體披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印發《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8號,以下簡稱“《通知》”),決定下調一、二、三類資源地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2分/千瓦時,四類資源地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價格不變。《通知》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后投產的陸上風電項目。
短期內,受本次電價下調影響,為爭取更高的上網電價,風電企業將加快已核準項目的建設,2015年風電行業搶裝仍將持續,全年新增裝機規模仍將較大,但不會較2014年大幅增加,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將在2,000萬千瓦左右。而受行業搶裝的影響,預計行業債務負擔將有所加重,償債指標表現將有所弱化,至2015年末行業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和全部債務/EBITDA將分別上升至65%和6倍左右。
中長期內,雖然本次價格調整弱化了行業的盈利能力,但風電的盈利空間仍明顯大于火電、水電等主力電源,且此次四類地區風電上網電價未做調整。因此,中債資信認為本次價格調整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有限,行業內企業繼續投資擴大裝機規模的動力仍在,行業仍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同時,在行業盈利空間仍較大和國家風電補貼負擔不斷加重的綜合影響下,預計未來風電上網電價仍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中債資信將對此保持關注。
近日,媒體披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印發《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8號,以下簡稱“《通知》”),決定下調一、二、三類資源地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2分/千瓦時,調整后的一、二、三類地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0.49元/千瓦時、0.52元/千瓦時和0.56元/千瓦時;第四類資源地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不變,仍為0.61元/千瓦時。《通知》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后投產的陸上風電項目。此外,《通知》鼓勵風電企業通過招標競爭方式確定業主和上網電價,但通過競爭方式形成的上網電價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當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水平,具體方案由國家能源主管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受本次電價下調影響,2015年風電行業搶裝仍將持續,行業債務負擔將有所上升,償債指標表現將弱化,但整體財務風險仍可控。
從電價下調的短期影響來看,由于市場上早已存在風電電價下調的預期,2014年各風電企業均加大了對風電業務的投資規模,2014年1~11月,中國風電新增裝機規模為1,382.93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加366萬千瓦,考慮到近幾年12月風電在建機組集中投產的情況,預計至2014年底我國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800萬千瓦左右,較2013年多增400萬千瓦左右,年末行業總裝機規模將增長至9,300萬千瓦左右。而受本次電價下調影響,為爭取更高的上網電價,風電企業將加快已核準項目的建設,2015年風電行業搶裝態勢仍將持續。
從2015年搶裝空間來看,自2011年起,國家能源局開始制定風電項目擬核準計劃,截至2014年底共發布四批擬核準計劃,累計核準規模超過1億千瓦時。同時,2010年底我國已投產風電裝機規模為2,957.55萬千瓦時,加之2013年國家已將風電審批權下放至各地方政府,預計有部分項目雖尚未進入國家擬核準計劃,但已獲得地方政府核準。綜合考慮上述因素,中債資信預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國已核準風電裝機規模已超過1.5億千瓦時,扣除已投產的9,300萬千瓦外,尚有超過5,700萬千瓦風電機組未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