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能源會議主題是“未來電力哪里來?”,臺灣海峽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風場,離岸風電是電力的首選。不過離岸風力是否真的適合于臺灣一直有著許多爭論,此時我們不妨從美國現今的電力發展配置發展來看一下,再來回頭想想臺灣的能源走向。
對美國來說,豐沛的風力發電則是未來最好的電力來源,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最近的研究顯示,美國的再生能源當中,蘊藏量第二名是風力發電,預估總設備容量達 15,179GW,每年可發電 49,760TWh。設備容量是太陽光電(Solar PV)的 8.1 倍(1,883GW),年度發電量是 16.3 倍(3,051TWh)。美國的風電蘊藏量是 2012 年全國發電總設備容量的 14.7 倍(1,032GW),年度發電量的 12.8 倍(3,877TWh)。如果加速開發風力發電,美國很快就是非核家園,同時還有便宜的電力可以外銷,強化能源自主的國家安全目標。
IRENA 認為美國的再生能源蘊藏量前三名依序為聚光太陽熱電(CSP)、風力發電、地熱發電(Source:IRENA,2015)
奇異電器看好風力發展
奇異電器(GE)是美國最大的風力發電機制造商,從 2002 年進入風電產業之后,迄今 13 年的時間,已經在全球累積安裝超過 25,000 支風機(Wind Turbine),平均一年約安裝 2,000 支新風機。GE 認為風力發電持續在全球成長,為了回應客戶的龐大需求,GE 持續在全球各地擴張。回顧 GE 的風電事業發展史,2008 年 11 月銷售第 10,000 支風機,2011 年 2 月銷售第 15,000 支, 2012 年 11 月銷售第 20,000 支,2014 年 12 月銷售第 25,000 支。我們可以看到 GE 每銷售 5,000 支風機的時間越來越短暫,從 28 個月縮短到 21 個月。如果假設 GE 一年銷售 2,000 支風機,平均每支風機 2.5MW,售價是 US$1.75M/MW,那么 GE 的風電事業部年營業額約在 87.5 億元美金(新臺幣 2,625 億元),大約占 2013 年 GE 營業額(US$146B)的 6%。核電事業部占比不到 1%。GE 對于風電的重視程度,遠遠超越核電。
GE在全球安裝風力發電機
優良離岸風場半數于臺灣海峽
偏好核能的朋友們最常見的誤解之一是認為只有在西風帶,才有穩定的離岸風電,臺灣不在西風帶,所以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我們從 GE 全球風機安裝分布圖可以看到,不是西風帶的臺灣、日本、印度、巴西等比較靠海的地區,都有安裝 GE 的風機,證明不是西風帶也有穩定的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