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2014年,國電和風風電開發有限公司積極轉變營銷理念,不斷提升自主檢修水平,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在電力市場新常態下,堅強拼搏,直面挑戰,企業呈現了一系列新氣象、新變化。
“營銷”譜寫提效之夢
“棄風限電”,一個幾乎成了東北電網標志性特征的詞語,讓黑土地上的許多風電企業頭疼不已。“電量營銷”,一個時常被和風人掛在嘴邊的詞語,則成為和風公司在不斷擁擠的電網容量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有力武器。
2014年初,上一年發電數字上的差強人意催生著一場變革。2014年1月,和風公司將該年定位“效益提升年”,“電量營銷”的重要性適時地凸現出來。
“營銷,即經營和推銷,電量是我們的產品,如果這個產品無人購買,那這個企業就是失敗的。”在愈發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和風人逆勢而上,結合電網消納容量的變化與自身風電場特點,逐步建立起“三級營銷體系”,以“兩個辦法八項措施”為重點,借力“微信”營銷平臺,開啟了“全員營銷”工作。
為方便與調度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機制,該公司遼寧區域的風電場場長、有關部門負責人與省電力公司的調度長、分析師,開展培訓與交流座談。和風人踏踏實實的態度,勤勤懇懇的作風給對方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這在之后的營銷工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了遼寧的成功“試水”,該公司其他區域紛紛響應,吉林地區利用兩次電網線路檢修的機會,在檢修前后優化設備性能,爭取滿發機會;黑龍江則發揮集控中心的平臺作用,運用對標手段,力爭在降負荷時早恢復,在大風天時多出力,因地制宜,找到了營銷“突破口”。2014年10月19日、23日,和風公司兩次刷新單日發電量最高紀錄,當月發電量達20924萬千瓦時,創有史以來月發電量最高水平。
2014年11月23日,和風人抓緊年內最后的38天時間,進一步在營銷上爭搶電量,從公司領導到運行值班員,上下齊心,緊盯負荷情況,力求在風電場發生限電后20分鐘內恢復發電,全力以赴沖刺年度目標。
2014年,和風公司三省一區在運風電場設備可利用小時數比2013年增加193小時,限電量同比減少5098萬千瓦時。
“自主”鍛造強企之夢
作為國電電力首家風電開發企業,和風公司風機出質保后的運行與維護工作一直備受關注。提高設備可靠性是生產的核心,也是發電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管好自己的設備”在另一個層面上考驗著和風人。
“自主維護”這個想法首次被提出來,檢修人才的短缺,維護經驗的匱乏,自主意識的不足,像一座座高山,橫亙在這個百萬千瓦容量的風電公司面前。
但要強的和風人沒有退卻。一批勇敢的青年員工率先擔起了檢修的擔子,從最開始的8人、11人到20人、28人,檢修的隊伍不斷壯大,檢修人員的素質也在不斷得到提升。一方面在兩個出質保風電場完全實行自主維護,在實踐中錘煉人才隊伍,通過開展對標競賽、包“機”到人,努力降低機組故障處理時長,保障設備運行順暢,出力穩定;另一方面乘著“風電技能大賽”的“東風”,開展了廣泛培訓和逐層選拔,夯實了檢修人員的理論知識基礎,拔高了他們的動手實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