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霸主市場份額提升空間大,12GW在手訂單給予強大支撐:公司憑借先發優勢奠定領先地位,依托技術優勢打造質量第一品牌,秉承服務理念,形成專業性強、響應速度快的服務體系,已成為國內風機制造的絕對霸主。未來海上風電啟動、風電開發向低風速地區轉移、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都將全面助推公司持續提升國內市場份額;結合海外風機巨頭在本土市場40%-50%的市場份額,我們預計未來公司在國內新增裝機的市場份額有望從2014年的19.12%快速提升至30%以上,2014年底5828.25MW待執行訂單與6119MW中標未簽訂單給予強大支撐。公司新品2.0MW首臺樣機于2014年4月成功實現并網,這也是目前全球同功率級別風機中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最大、超低風速區域發電能力最強的機型,目前深受客戶認可;年報顯示,2.0MW機型新增待執行訂單478MW,另有中標未簽訂單858MW,新品放量速度超預期,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國際化戰略逐漸進入收獲期,風機出口量快速增長,并有望成為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實際受益者。綜合判斷,2015年公司風機外銷容量有望從2014年的4.2GW持續增至5GW以上,價格仍處于上升通道,量價齊升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盈利彈性;同時,原材料價格走低、公司研發優勢與管理優化將促進制造成本繼續下降,我們預計2015年風機毛利率將從2014年的24.53%提升至接近30%,2015年風機制造業績將繼續超預期!
2014年底風場權益裝機達1.5GW,風場轉讓貢獻3.3億元投資收益:風電場業務方面,公司2014年的實現發電收入為11.69億元,同比增長217.66%;毛利率同比提升2.84個百分點至65.09%,預計控股裝機全年等效發電容量約1.2GW,貢獻凈利潤約3億元。此外,公司2014年的聯營合營風電場實現投資收益5596萬元。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潤憑借著高效的項目開發團隊、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專業的電場運維服務,目前已快速成長為中國優秀的風電開發投資企業之一,由其投資的風電場在技術、質量方面均得到各級電網的高度認可,已在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河北、山西、東北、華東等省份及地區獲得諸多核準項目。根據年報數據,北京天潤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0.20億元,盈利2.72億元,凈利率同比提升8.84個百分點至26.67%。截止2014年底,公司已完工風電場裝機容量2000MW,權益裝機容量1522.42MW;在建風電場項目容量1473.50MW,權益容量1453.70MW。除北京天潤外,公司亦在國際市場投資風電場項目,2014年底國際風電項目已完工風電場裝機容量246MW,權益裝機容量121.74MW。2014年內轉讓1個澳洲風電項目公司部分資產,轉讓權益裝機容量124.13MW,實現投資收益約3.3億元,大幅增厚公司業績。
風電場盈利2015年迎來持續高增長,新能源發電巨頭值得期待:公司風電場業務從BT模式戰略轉向BO模式,該模式具有長期穩定的收益;正常情況下,毛利率、凈利率、ROE分別高達60%、30%、20%。公司2014年底權益裝機已達1.5GW,這將成為2015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由于2015年底上網電價下調在即,公司將加速沉淀風電場資產,2015年底權益裝機規模有望達到3GW,我們預計2015-2016年風電場利潤增速將高達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赤峰鑫能99MW(公司控股90%)與吉林同力99MW(公司聯營持股51%)風場雖在2013年已公告轉讓,但尚未確認投資收益,我們預計這1-2億元的轉讓收益有望在2015年確認。公司項目資源豐富,融資能力強大,管理能力卓越,三大核心競爭優勢皆備,風電場項目盈利性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按照0.3-0.4元/W(即3-4億元/GW)的盈利水平測算,公司在“十三五”期間有望完成8GW風電場權益裝機規模,屆時每年可貢獻凈利潤約30億元;公司在成為全球風機霸主的同時,亦將成為國內新能源發電巨頭。
風電服務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大幅提升公司軟實力:公司2014年實現風電服務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4%,毛利率提升4.21個百分點至12.24%。公司風電服務全資子公司天源科創在2014年成功通過德國TüVNORD公司的專業評估,成為首家通過風電運維服務能力評估的中國公司;同時建立了60多種維修檢測平臺及檢測實驗室,并通過了CNAS認證。公司積極拓展風電服務業務在物聯網、大數據挖掘、云計算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關注風電場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現有機組運行數據應用價值進行挖掘,尤其是建立了監控預警、運營管理、快速響應3大類信息化平臺,實現風電場風電運營管理、風電場監控及預警、風機的預測維護、風機的性能優化及提升、備件保障、風電技術培訓、風電項目運行后評估等運營維護服務系列化及智能化。通過高效遠程服務體系建立,不斷提升服務標準,拓展服務市場。同時與客戶無縫銜接,建立資源互補的合作模式,創造和交付適合顧客自身特點的定制化服務方案,建立開發商、天源、供應商多層級的戰略合作關系,幫助顧客及供應商共同發展為戰略合作伙伴,成為風電場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同時成為風電服務知識和經驗的分享者,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驅動者。公司計劃從客戶需求要素全面推動公司內部業務優化,完善并優化為用戶提供資產增值的商業模式,建立智慧風電場管理服務平臺,同時推進服務增值產品市場化進程,2015年要迅速打開市場,力促風電服務成為公司支柱型業務板塊。
智能微網項目接連并網,有望插上能源互聯網的翅膀:2014年4月,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北京智能微網成功實現上網售電,公司由此成為國家電網頒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政策之后,北京地區首家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企業。公司位于江蘇大豐的第二個智能微網項目也于2015年3月順利并網發電,成為江蘇省首套智能微網項目。上述項目均以公司研發的風電機組和微網控制體系(能量管理系統、保護系統、微網發電側及負荷側全覆蓋監控系統、電力智能調度系統等)為主,輔以儲能和光伏等設備,其各項技術及集成均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對推進我國微電網技術的應用發展有較強示范意義,堪稱能源互聯網的最佳實踐。結合公司搭建的監控預警、運營管理、快速響應3大類信息化平臺,以及在物聯網、大數據挖掘、云計算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加上公司龐大的基礎資產(24GW的風機與1.5GW的風電場),公司完全具備打造能源互聯網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