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在達坂城風區,“大風車”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風景。近年來,隨著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風電產業的提質提速,越來越多的風電企業在此落戶。
亞心網訊(記者王興瑞 李雄心攝影報道)1988年,新疆達坂城風力發電場第一期工程宣告完成,成為全國規模開發風能最早的實驗場,而這里的風電產業真正得到迅猛發展卻是近幾年的事情。近日,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經發委主任任樂表示,目前,達坂城區正全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乘“風”而上打造全國的風電基地。
風電產業開始發力提速從1988年至2012年間,達坂城區裝機總容量僅為47萬千瓦,在全國屬于中小型規模。近兩年,其裝機總容量已達170萬千瓦,核準的裝機容量達405萬千瓦。
據了解,從2012年起,達坂城區進入其風電發展史上增長最迅猛的階段,僅2012年一年就完成5個并網發電項目和4個核準手續項目,新增裝機容量24.75萬千瓦,總投資約45億元。此后幾年,其風電發展更是一年上一個臺階。
從不足50萬千瓦到如今建設全國風電基地,這中間蘊含著達坂城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推力。
2012年,達坂城區提出做大做強風電產業。“2012年8月份,我們尚在考慮能不能突破百萬千瓦,2013年年底,我們就獲批了405萬千瓦的規模。達坂城的風電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任樂說。
如今的達坂城區,堪稱“風電博物館”:二十多年里,一臺臺風機不斷更新換代,從最開始的100千瓦變成300千瓦,從450千瓦又變成750千瓦,達坂城風電場的風機機型,囊括國內外主流產品,成為達坂城風電發展的印記,也見證了其風電發展之路。目前,曾經的知名風機早已被最低1.5兆瓦的風電機組取代,2.5兆瓦和3兆瓦的風電機組也開始進行安裝。
規模擴大不斷提質升級據介紹,達坂城風能年儲藏量為250億千瓦小時,全年標準利用小時數可達3300小時,高于全國2200小時的平均水平,是新疆綜合開發潛力巨大的風區之一。天時地利人和,引得眾多企業競相加入“追風”行列。2012年之前,入駐達坂城風場的風電企業不足5家,現在,這里已有七八十家風電企業落戶。除了國有大企業大集團,一些大型民營企業的身影也出現其中,使得達坂城區在“風電博物館”后,又多了“風電企業展覽館”的美譽。風電產業的巨大前景吸引著國內企業不斷加入,隨著風電規模越來越大,達坂城區在對風場的管理上更加嚴謹,并不盲目增加企業的數量。任樂說,達坂城區的風場是國內比較規范的風場,“我們必須做到立一座風機,就有一座風機發電。”現在,風電規模擴大帶來的集聚效應,已經體現在達坂城區產業結構的變化上。數家大型發電集團有意在這里建設制造業基地,一些企業還想在此發展光電產業。
清潔能源助“景城一體化”在2015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會上,“將新疆建設成最潔凈的地方”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近年來,達坂城區在發展清潔綠色能源上的具體實踐,與這一提法不謀而合。達坂城區堅持推進風能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支持風能、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截至目前,風能、光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量達35.11億千瓦時。早在2010年12月,因大力開發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并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后,達坂城區被評為“首批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區)”之一。近年來,達坂城區又提出“景城一體化”的思路,把達坂城區建設成景區、城區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大景區”,對該區的工業發展和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發展風電、光能等清潔能源,也是這一構想得以實現的必然要素。正因為如此,達坂城區在工業發展方向和招商引資工作上更為慎重。“前幾年我們拒絕落地的污染企業太多,近兩年來‘敲門’的企業已經減少了。”任樂說,目前,達坂城區正在積極試點將清潔能源推廣至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