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風電前三
中廣核計劃到2020年,實現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進入全國前三位;海上風電實現大發展。
《能源》雜志記者在另一份中廣核文件中看到,到2020年,集團核電裝機容量將超過5000萬千瓦,進入世界核電業主企業前三位;風電裝機規模與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三位;成為有特色、有效益、有優勢的清潔常規能源投資者和經營者;新能源、新技術等其他相關產業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和產業規模。
兩份規劃都表明,在中廣核所有非核電板塊中,未來的風電發展目標最為明確。
“集團對風電戰略的逐步明晰是建立在集團常規能源戰略基礎上的。”陳遂告訴記者。
中廣核將其業務分為運行核電站、核電建設項目、核電新項目、新業務四部分。而在新業務中,又包含風電、水電等新能源和鈾資源業務。
在常規能源板塊,中廣核于2003年4月25日在深圳注冊成立了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能源公司”)。該公司是中廣核主業的組成部分,專門負責中廣核除核電、風電以外的水電等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開發、建設和運營。
中廣核相關人士稱,常規能源將成為集團發展的重要支撐業務之一。
而熟悉中廣核歷史的人士告訴記者,能源公司內部曾有一種說法,“核、火、抽、風”。核,指核電;火,指火電;抽,指抽水蓄能;風,指風電。中廣核曾計劃四種業務要并行發展。
那時中廣核風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遂還是能源公司中的一員。他和同事們都沒想到,幾年以后,中廣核風電的“風力”看起來比集團內的水電、火電還稍微猛一些。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這受制于國家大環境”,中廣核人士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國內火電市場早已由五大電力集團主導,而且國家出于調整電源結構的考慮,并不鼓勵火電無節制發展;近幾年,全國的水電裝機發展得都不是很快。只有風電,在國家大力發展風電的政策倡導下,2006年初中廣核以參與國家第四期風電特許權招標為契機開始涉足風電行業,中廣核風電板塊逐漸成長。
據陳遂確認,2007年2月,中廣核的全資子公司中廣核風電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金31億元人民幣,專業從事風力發電場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等業務。
隨后按照專業化發展戰略,2007年4月,中廣核完成了新項目板塊和組織的調整優化。
目前經過三年多的發展,隨著今年8月7日烏力吉二期風電場第58號風機吊裝完畢,中廣核已完成762臺風機的吊裝,風電裝機突破100萬千瓦,目前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20萬千瓦,16個在建項目容量達到150萬千瓦。
現在中廣核在內蒙古、吉林、甘肅等省區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風電項目達到270萬千瓦,儲備風場資源超過1500萬千瓦。數據顯示,2008年中廣核累計裝機容量在全國風力發電投資企業中排第五位。
預測:黎明并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