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風電現在也面臨著一些壓力,但我們預計兩三年后就能看到曙光”。中廣核風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遂告訴記者。
陳遂所指的壓力之一,是中廣核發的電部分尚不能實現上網。
目前進入風電領域的央企遠非中廣核一家,中廣核風電公司卻是國內核電集團中唯一一家專門從事風電業務的公司。
與其他央企旗下的風電公司不同的是,中廣核風電公司自己做風能資源評估,自己選擇適配機型。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風電設備的質量把關問題。
不過同時,中廣核風電公司有近一半的項目建在內蒙古,同時甘肅占比也較大,而這兩個省恰恰是風力上網限電最嚴重的地區。
內蒙古風電規劃占全國風電規劃的1/3,去年冬季內蒙古電網多次為了確保電網的安全供熱,對風電場進行限電。去年中廣核全部風電項目被限電超過2500萬度,今年限電達近4000萬度。
電網發展滯后不只是電網公司的問題,也與國家以前的規劃布局有關。只是,同樣是因為上網限制等原因,部分民營或外資風電投資者已經出現了外撤跡象。
“中廣核進軍風電的決心不會輕易動搖。”陳遂告訴記者。只是上述投資者的外撤并未給中廣核風電留下更大的機遇空檔。在風電投資領域,除五大電力集團旗下的風電公司始終與之逐鹿外,地方上一些中小型公司也同樣利用地利之便控制著資源。
很多小公司手里拿著風電開發的便條,但并不開發,而是等著高價將便條轉手賣給中廣核、五大電力集團等央企。而這,必然會抬高中廣核風電公司的投資成本。
“未來兩到三年內風電投資企業會拿到利潤”,陳遂預計。一方面,他希望國家能建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風電工程,使電網規劃能夠超前于風電規劃。
另一方面,他也在思考,可否將自己的公司與五大電力集團旗下的風電公司聯合起來?畢竟大家都有央企發電背景,而且,在風電發展中的感受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央企旗下的風電公司都有長期備戰的決心。(巢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