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能源的短缺推動了以色列風能相關的研究活動。當時參與研究的高校之一是位于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大學,參與項目的是其新設立的航空工程系。當時的一位新教員,亞伯拉罕?柯剛教授正在思索如何將他掌握的航空技術應用到建國初期的以色列相關產業中。最后,柯剛教授認定風能是一種值得投入研究的、潛在的替代能源。在死海和紅海之間的單風向山谷里,他發明了高效的遮蔽式( 管道) 風電機組。這一研究從上世界六十年代起,一直持續進行。
二十世紀60 年代的其他研究還包括:
埃利亞胡?尼西姆教授( 理科碩士,1961 年) :“風電機組的氣動數據研究”。
阿南?賽吉納教授( 理科碩士,1963 年):“風電機組的氣動數據研究( 以軸對稱j 進氣道為例) ”。
奧澤?艾格拉教授( 理科碩士,1967 年):“風電機組設計及風電機組的性能研究”。
二十世紀70 年代中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博士后——阿維夫?羅森博士回到以色列理工大學后,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這一小組此后一直進行與風能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包括空氣動力學、結構力學、動力學、性能、控制以及其他課題。
該研究小組發表了多篇國際論文并參與了歐盟組織的研究項目MEXICO( 受控狀態下的測量和實驗)。理工大學的一個團隊設計建造了一個三翼水平軸風電機組,并在荷蘭的DNW 風洞進行了測試,其測試結果被世界上的眾多研究小組廣泛采用。
二十世紀80 年代的研究包括,“達里厄型風電機組葉片的氣動彈性運行表現模型”( 阿布拉莫維奇?哈依姆及羅森。A,1988 年),“達里厄型風電機組葉片運行性能研究”( 阿布拉莫維奇?哈依姆,理科博士,1983 年),“通信塔上風電機組使用研究”(Sheinman Yhoshua ,理科碩士,1986 年) 以及“尖端小翼對風電機組葉片影響的數值分析”(拉維?艾薩克,1989 年)。
在特拉維夫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程系,也有與可再生能源尤其是與風能相關的大型活動,包括成立能源實驗室和由阿維?克里巴斯教授領導的能源追蹤研究項目。一些新的實驗得以逐步開展,其中一個就是小型風電機組的風洞實驗。
在特拉維夫大學空氣動力實驗室,阿維?塞夫特教授也領導開展了幾個研究項目。這些實驗主要是關于活動氣流控制的應用,意在提高小型、中型、乃至大型風電機組的發電效率。
特拉維夫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喬治。 維斯教授一直致力于風電機組的風致振動穩定問題的研究,希望實現通過調節發電機轉矩和螺旋角來調整力矩進而提高發電機的可靠性并延長其壽命,其最近的研究為風電機組機艙中調諧質量阻尼器的安裝。此外,針對用于將風電機組輸入電網的非同步交流電壓的交流器,維斯教授也對其優化控制進行了研究。
阿里爾大學的亞瑟?亞哈羅姆和阿龍?庫帕曼教授也進行了相關研究,如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固定速度風電機組的功率估算方法,這一方法基于風速概率分布和制造商的功率曲線,采用常用的多項式擬合技術,而非選擇某一特定模型來估算功率曲線。
在海法大學,由奧爾納?拉維夫、奧菲拉?阿亞隆教授和R?帕拉特尼克博士發起的風電機組經濟環境評估工作,對風力發電的社會成本進行了評估,重點關注風電機組對鳥類和農業景觀造成的影響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外部效應。
結論
可以說,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以色列學術界、風能產業界以及政府在新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未來在實現100% 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上以及應對全球所面臨的能源挑戰中,以色列還有很長的探索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