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大廳服務窗口:
“材料齊全,但我們不能收”
11月10日上午8點半,唐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剛一上班,我們就來到辦事大廳。正對大門的一樓大廳墻上,寫著“公開便民,廉政高效”。通往二樓的樓道里,墻上還寫著“審批為民”幾個大字。
上到二樓,右手第一個柜臺就是發改委服務窗口,臺面上擺放著“紅旗窗口”標牌。灤南祥云公司職工小李拿著材料走到柜臺前,把灤南縣發改局于2014年7月3日呈報市發改委的文件《關于灤南縣祥云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分布接入風電場4兆瓦風電項目核準的請示》及相關支持文件遞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邊翻看材料,一邊聽小李說明情況。“你們這材料挺齊全,但我們不能收。”這位工作人員說,“這個項目歸能源處管,得讓他們處里來人,看看材料能不能收。”
我們感到納悶兒:這里不是“一站式”服務窗口嗎,怎么連材料都不能收?
“我們這兒也就是提供個‘笑臉服務’,收不收材料是相關處室的事兒。”這位工作人員態度挺和氣。他拿起柜臺上的座機電話給發改委能源處打過去,跟對方說明了情況,然后他手握聽筒對小李說:“能源處處長說,你們的風電項目材料不能收。”
見此情景,坐在大廳座椅上的李志仁馬上過來拿起電話:“是哪個處長?謝處長嗎?我來跟他說說。”聽不到電話那頭謝處長說什么,只聽見電話這頭老李說:“是哪位領導不同意,你不能說?我們好不容易又從北京來了,總不能就這樣回去吧!要不到你辦公室跟你談談?你要去開會?那副處長在嗎?他也不在?能不能幫我們再想想辦法?沒辦法?唉!”老李無奈放下了電話。
李志仁說,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唐山市遞送項目文件了!難道就這樣打道回府?我們商量,不管有沒有人在,再到發改委能源處去一趟。
市發改委能源處:
“領導‘不感冒’,我們也沒辦法”
我們從唐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出來,直奔市政府大院,上到7層發改委辦公的樓層。老李敲敲能源處一間辦公室的門,門沒鎖,里面有人。
老李開門見山地說:“我們還是為那個項目的事,你看這都拖了一年多了,怎么辦呢?”“領導‘不感冒’,我們也沒辦法。”這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核準項目,一看是不是符合國家政策,二是根據領導指示辦。“你們的項目符合國家的政策,但原來的市領導定的只搞海上風電,不搞陸地風電。你們這個項目在嘴東經濟開發區,屬于陸上風電項目,我們也沒辦法。”
李志仁一再解釋,這兩個樣機是建在荒草地上,只占了兩個墳頭,都已經補償過了,所有的手續都辦好了,只等發改委核準通過就可以開工建設,希望能源處再跟領導說說。這位工作人員說,“我們跟領導也說不上話,你們找找能跟領導說上話的人。”
今年9月8日,投資方曾就此投資項目落地建設事宜分別致函唐山市幾位主要領導。現在兩個月過去了,投資方沒有得到任何回復。在交談中得知,市領導收到信后曾向能源處問過有關情況,但未作任何表態。
市政府領導就在這棟樓的3層辦公。我們想“碰碰運氣”,于是下到3樓。一出電梯,右手一張桌子旁,坐著一男一女兩位身穿警察制服的年輕人。顯然,這是為領導所在樓層專門設置的崗哨。他們問找誰?老李說找市長。他們說市長沒來。老李說:“那就找常務副市長吧!”對方回答:副市長今天也不在。
我們下到辦公樓一樓大廳,大門左側墻上一排碩大的標語“第一發展環境,第一服務窗口,第一廉潔高地”映入眼簾。走近一看,只見“第一服務窗口”一欄寫著:推行“三辦”(熱情辦、馬上辦、辦得好)精神,倡導“五一”(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杯熱茶、一把椅子、一個明確答復)模式,杜絕“四難”(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作風,實現“三滿意”(領導滿意、基層滿意、人民群眾滿意)。祥云公司申報風電項目的遭遇,與上述要求頗不相符。
風電項目經辦人:
“拖著不是辦法,總得給個說法”
祥云公司遲遲不能落地的兩臺風力發電樣機坐標點究竟在哪里?我們讓老李帶我們去實地看看。當日下午,我們從唐山市區出發,途經唐曹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到達地處曹妃甸新區南側的灤南縣嘴東經濟開發區邊緣地帶。嘴東經濟開發區位于渤海之濱,這里有較好的風力資源。祥云公司的兩臺樣機以及75兆瓦的濱海大道一側風電項目、250兆瓦的海上風電場都將在這片區域建設。
車子在開發區內開了半個多小時,一直開到一個離海邊不遠的偏僻、荒涼的地方停了下來。老李走到距離馬路10米左右的荒草地里,指著腳下說:“這里就是我們要建的一臺樣機的坐標。原來這里有兩個墳,公司補償了兩萬多元,讓漁民將墳遷移了。”他說,另一個樣機坐標也在這片墳地里,距離這個坐標點有1000多米。順著他指的方向,我們看到,一條長滿荒草的河坎上,坐落著不少墳頭。“除了你們,他們誰也沒來現場看過。我就不明白,在這樣偏僻荒涼的墳地里建樣機為什么不能批?”說起項目擱淺的事,老李氣不打一處來。
接著,我們又驅車到濱海大道斷頭處看看。新建的濱海大道很寬敞,因未貫通,因此路上沒有來往車輛。水泥大道沿著海邊向前延伸,快到一座橋時變成窄了一半的泥土路,土路過去幾百米,一座大橋也建好了,但橋的另一邊仍是泥土路。
“投資新能源產業,應即報即辦,使招商項目盡快落地。這么拖著不是辦法,總得給個說法吧!”老李告訴我們,公司規劃建設的濱海大道一側75兆瓦風電項目還在更遠處,如果濱海大道修好了,他們的工程就能投入建設,建好后,將沿大道一側綿延15公里,既能發電,又是景觀工程。盡管遭遇波折,他仍然對這個項目“上馬”充滿憧憬。
風電項目是有利環境保護、改善能源結構的新能源綠色項目。國務院[2013]19號文已明確將風電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區,河北省按照該文件要求,下發[2013]1112號文件,將企業投資接入35千伏電壓等級電網的風電項目下放到各設區市。據此,唐山市發改委完全有權核準該項目。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政府有關部門要制定嚴格規范的核準制度,明確核準的范圍、內容、申報程序和辦理時限,并向社會公布,提高辦事效率,增強透明度。”
2014年12月出臺的《河北省政府核準投資項目實施辦法》明確規定:項目核準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報材料,都應出具加蓋本機關專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項目核準機關應在正式受理申報材料后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予以核準的決定。對于同意核準的項目,項目核準機關應出具項目核準文件并依法將核準決定向社會公開;對于不同意核準的項目,項目核準機關應出具不予核準決定書,說明不予核準的理由。
祥云風電項目經辦人老李弄不明白:他們在一年多以前就通過灤南縣發改局向市發改委申報項目核準材料,為何至今遞交無門?
我們不禁要問:唐山市發改委作為項目核準機關,既不受理申報材料,又不給予明確回復,這樣做對嗎?又究竟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