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解后,三一重工在風電出海方面有了更大的野心。“我們的風電也想走向全球,尤其是在這場官司后,步伐會加快。”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賀東東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政策變動、政治博弈風險以及激烈的競爭是三一風電出海面臨的巨大挑戰。在風電領域屬于后來者的三一重工,如何實現風電出海夢?
“我們認為,打贏這場官司,最主要的不是項目轉讓能否減少損失的問題,而是,我們可以在美國更大規模地做市場。”賀東東說,當時背著“威脅國家安全”的惡名,很難拓展。“現在,這個障礙掃清了,無形中,大家對我們的風電關注度也在增強。我們也將其作為一個戰略重點,在海外推風電。”
目前,三一集團在全球有四個集研發、制造等一體的海外產業園,分別在美國、德國、巴西和印度,前兩者屬于高端制造大國,后兩者屬于海外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市場,這四個產業園都有風電研發。
三一之所以盯準美國市場,一方面,在發達國家中,美國是最大的單一市場,另一方面,美國屬于高端市場,“只要能在高端市場站住腳,將是實力、品牌、質量方面很好的證明,將有利于全球銷售。”賀東東說。該公司風電業務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將是“并駕齊驅”。
“雖是后起之秀,風電是我們目前重點發展的領域,也是我們成長最快的一個板塊。”賀東東表示,工程機械本身就是和宏觀經濟相關度最大的行業,公司選定的業務發展方向也肯定是代表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領域。
據了解,2008年,三一集團進入新能源裝備領域,三一重型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承擔新能源發展任務,三一有意將包括風電在內的能源裝備再造為另一個“三一重工”。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未來5年年均風電項目開發規模至少要在2000萬千瓦以上。
2014年中國風電整機制造商新增裝機容量排名中,三一排第14位,裝機容量占比僅相當于排名第一的金風科技的1/9。外部環境留給這個雄心勃勃的后來者的挑戰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