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生產銷售形勢喜人,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趕制訂單。這批反向平衡法蘭產品馬上就要發貨,配套內蒙古的風電整機廠商。”11月2日,在江蘇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副總經理施輝告訴記者,今年1至10月份,公司已經實現開票銷售3.23億元,利稅343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35%、22%,預計全年可實現銷售3.7億元,利稅3800萬元。
金海新能源是一家致力于風電結構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制造、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該公司始終把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先后和同濟大學、河海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研制出液壓雙缸高強螺栓張拉器、風力發電機塔筒縱向法蘭等風力發電機組結構件。目前,金海新能源擁有35項專利技術。其中,反向平衡法蘭、基礎預應力錨栓組合件等風機結構系統的先進產品在新疆、江蘇等地區風電場中成功應用,得到了風電專家、投資商和主機生產商的認可。
談起企業的發展,施輝說,剛入戶阜寧時,只是從事基礎風力發電機組結構件的生產與制造。2012年,企業“借才引智”,與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進行產學研戰略合作,設立行業領先的風電結構研發中心,共同推動高端風電結構產品的研發。目前,企業正搶抓風電行業市場回暖的機遇,力求在反向平衡法蘭焊接機器人、錨板全自動焊接生產線等研發技術上尋求突破,引導今后風電結構系統發展新方向。
“我們每年固定在研發中心的研發費用是200萬元,另外還會在產品技改上追加投入,以此保證產品性能總是行業領先。”施輝表示。在加強新產品、新技術研發與生產的同時,金海新能源還不斷對制造裝備更新升級,加大智能化設備投入,引進高端設備,淘汰落后設備,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得到雙提升。
現在,金海新能源又把觸角伸向了海上風電領域,先后儲備了海上風機筒中筒基礎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風電基礎結構專利。“目前,海上風電一些核心技術都被歐美等風電強國掌握,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我們有必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自主研發出符合我國國情、安全可靠性高、造價節約的海上風電基礎結構、設備和施工方法,為我國海上風電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施輝說。
“今年我們成功入選2015德勤——江蘇高科技高成長30強。”施輝自豪地告訴記者,“未來,金海將加強‘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工業創新規劃與實施,力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結構制造行業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