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以國電聯合動力為依托單位進行建設的“風電設備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風電設備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和河北省科技廳主管,依托國電聯合動力建立的以風電設備及控制技術研發為中心,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并重,以研究解決我國風電行業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難題為主攻方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本次驗收專家組由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勇平教授、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姜宗林研究員及來自企業、研究機構的七位專家組成,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譚建榮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河北省科學技術廳、保定市科技局、國電集團科技及綜合產業部相關領導參加驗收會。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風電設備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褚景春、常務副主任馮健做的工作報告,現場考察了實驗室,并對實驗室相關資料進行嚴格審核。專家組一致認為風電設備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確定并凝練了風電機組整機設計及仿真技術、傳動鏈抗疲勞設計及先進制造技術、風輪葉片高效翼型及氣動結構設計技術、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及并網技術等四大研究方向,實驗室研究方向明確,重點突出,完成了建設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建設目標,同意通過驗收。
建設期間,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項目6項,經費約1687萬元。發表論文46篇;已獲授權專利259項;申請國際(PCT)專利5項;擁有軟件著作權55項;實驗室為主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獲得省部級獎項3項;實驗室在建設期內已形成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實驗室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
伴隨“中國制造2025”及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斷創新發展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國電聯合動力高度重視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借助國家重點實驗室平臺,國電聯合動力把在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方面的有效經驗、創新模式形成輻射效應,帶動公司整個創新模式的開拓,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從服務模式創新到管理模式創新,以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建立質量效益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確保國電聯合動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