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線路圖2050》,隨著風電技術進步和發展規模擴大,以及煤電成本的增加,未來風電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加,預計在2020年前后中國陸地風電成本將達到與煤電持平的水平。
周憶憶預計,未來風機累計裝機量增加一倍,其價格將會下降9%,風電度電成本下降19%左右,到2025年風電裝機量將是現在的一倍以上,風機價格和風電度電成本也會與之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對于風電產業來說,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發電量才能夠提高其經濟效益具備競爭力的關鍵。”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學院教授劉永前表示,風電成本涉及電力系統的每個環節,而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擴大規模都是必須降低風電成本的必由之路。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經驗表明,風電的發展依賴于政策支持。在降低風電成本,從而降低上網電價的過程中,要兼顧風電企業的合理利潤。
劉永前認為,要降低風電全生命周期成本需要考慮其建設成本。
首先從風電場選址上需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著手考慮,做好當地風資源評估等前期工作。
其次,在建設階段需考慮如何降低設備采購成本以及接下來運行維護成本。
此外,現在我國風電行業的主力是國企,強調最多的是社會責任,任何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合理利潤,持續降低風電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風電產業健康發展且提升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國內】
中國海上風電堅冰待破前景可期
“今年9月中國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印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所批復的海上風電規劃項目中,目前只有兩個項目建成投產,其他項目均處于核準在建、核準待建設以及開展前期工作狀態。”
中國國電集團總工程師張宗富近日對中新社記者作上述表示,近年來中國海上風電政策暖風頻吹,海上風電發展固然還面臨一些現實的困難,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在2014-2016年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中,龍源電力公司共拿下8個風電項目,而這些項目或許要等到明年才能動工。”中國國電集團所屬的龍源電力副總經理金驥說。
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不斷調整,風能因其巨大的社會和環保效益而被中國政府視為能源發展的重點。去年12月,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其中44個海上風電項目被列入建設方案,總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中國還提出了2020年建成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發展目標。
然而,中國海上風電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政策和管理方面,與歐洲等發達地區還存在較大的差距。2014年,歐洲新增海上裝機容量148.3萬千瓦,占世界新增總量的87%。目前,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只有80多萬千瓦,要實現在2020年建成3000萬千瓦的目標,中國的壓力著實不小。
中廣核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建忠認為,目前制約中國海上發展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電價,0.85元人民幣/千瓦時的低電價給開發商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其次,海上風電建設面臨不可控因素較多,比如沿海多臺風、風暴天氣,自然條件有時不利于開展海上風電施工。最后,進口風電機組成本高,國產風電機組在一些關鍵技術、周邊配套電網以及產業鏈上亟待完善。
“目前,很多項目被擱置,需要進一步通過優化裝機制造方案來降低成本。”張宗富表示。
盡管阻力重重,但中國海上風電前進的腳步并未停歇,自2009年起步以來,中國海上風電快速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緊隨歐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海上風電市場。為了降低成本,中國風電企業正努力創新核心施工技術、突破技術局限。
金驥介紹說,龍源公司已經通過單樁沉樁技術和大型專業施工設備的運用,使得海上風電工程效率大幅提高,造價大幅降低,原來的“貴族產業”成為“平民產業”。隨著中國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能力明顯增強,目前中國已經具備生產5兆瓦和6兆瓦等大容量風電機組的能力。
中國各大電力企業已經或正在開發建設一些海上風電項目,積極推進一大批海上風電項目的前期開發。截至目前,中國國電集團已經在江蘇建成海上風電48.2萬千瓦,是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下一步,國電集團還將重點開發在福建、江蘇等地的多項海上風電項目。
與內陸地區風電能源需求不足的情況不同,張宗富表示,“中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新能源發電更加“風光”風光電“平價上網”大勢所趨
河北省某大型光伏企業工作人員給記者發來的《通知》照片顯示,此次調整擬將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從2015年的0.9/0.95/1.0元/度下調至2020年的0.72/0.80/0.90元/度,隱含年降幅為2%~4%。2016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擬下調0.02~0.03元/度。
上網電價下調意味著補貼的減少,而令人擔憂的是,這一信號的釋放時間恰恰處在國內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能源“十三五”規劃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的關口。下調電價,會是風光電產業發展熱潮中的一盆“冷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