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首個利用跨區特高壓輸電通道促進風電建設和消納的示范項目—哈密風電基地二期基地建設又傳來捷報,12月23日,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20萬風電項目完成了試運行工作,順利并網發電,成為哈密風電二期基地投入運營的首個風電場。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20萬風電項目位于哈密東南部風區,占地面積約48平方公里,共安裝100臺單機容量2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項目從建設到并網發電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刷新了西北地區風電項目建設新記錄。
哈密中核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南平說,工程是6月17號第一臺風機基礎破土動工,到風場的整體投運總共用了6個月零1天的時間,整個建設速度在整個哈密二期基地25個風電項目里面建設速度是最快的,同時也創造了大規模的戈壁風電場的建設速度的新的記錄。
在項目建設中全部采用哈密本地產的風電裝備,針對哈密東南部風區的風資源特點一些先進風電裝備在哈密風電建設中首次使用。
哈密中核風電有限公司煙墩第八風電場運行值班長李聰說,我們哈密煙墩風電場是屬于三類風區,所以我們在選擇機型上是選擇葉輪直徑115米,輪轂高度85米,單機容量為2兆瓦的這種風機,這樣的話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哈密煙墩地區的風能。它的切入風速在三米的時候就能正常發電了,就已經有功率輸出了。當它在10米左右風速的時候,它就能達到滿發。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20萬風電項目作為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新增25個風電項目之一,同時也是該公司第一個規模最大的自主開發、自主建設的新能源項目,項目快速建設,看好的就是便利的電力外送通道。
哈密中核風電有限公司煙墩第八風電場運行值班長李聰說,如果是正常發電的話,我們每年可能將有4.4億的發電量,從我們的風電場送到我們自己的110千伏升壓站,再到我們和華電、國投三家共建的220千伏匯集站,再從750千伏并到正負800直流輸出。這個我們就是通過風、光、火電,打捆通過正負800直流輸出的。
哈密風電基地二期建設方案于2013年獲得國家能源局批復,建設送出風電規模800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建設規模6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規模125萬千瓦,計劃總投資602億元,將利用哈-鄭±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進行“風、光、火打捆”遠程輸電直送鄭州,實現電力的送出和市場消納,截止目前哈密二期基地風電、光電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從本月底開始陸續并網發電,全部投運后年外送電量將達150億千瓦時。